记者今日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获悉,自30日起,该馆新建的数字馆将投入试运行,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二里头文化整体面貌。来!跟着记者一起走进场馆提前体验吧!
记者今日从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获悉,自30日起,该馆新建的数字馆将投入试运行,通过先进的数字技术全面复原展示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二里头文化整体面貌。来!跟着记者一起走进场馆提前体验吧!
三个展厅、五大篇章,开启“最早中国”探寻之旅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位于博物馆二楼,由原来的文物修复厅和临展1厅改建而成,分为序厅、A厅、B厅三个展厅。
数字馆主题为“‘最早中国’探寻之旅”,内设“最早中国”“赫赫夏都”“敬天法地”“王室巧作”“探秘未知”五大篇章,全面复原展示了以二里头遗址为核心的二里头文化整体面貌。其中,第一篇章在序厅展示,第二篇章在A厅展示,第三、四、五篇章在B厅展示。
游客在博物馆内按照顺序参观完基本陈列后,可自然到达数字馆序厅前。
“旅途”时长约半小时,全程如同身临其境
第一篇章——“最早中国”
数字馆序厅的沉浸式三折幕 记者 刘嘉仪 摄
数字馆序厅是第一篇章——“最早中国”展示区。这里,沉浸式的三折幕以充满科技感的三维特效呈现了二里头遗址的诸多“中国之最”。比如最早的城市干道网、最早的宫城、最早的中轴线布局宫殿建筑群、最早的青铜礼乐器群、最早的青铜器铸造作坊、最早的绿松石器制造作坊里、最早的青铜近战兵器、被誉为“华夏第一龙”的绿松石龙形器等。
沉浸式的空间影像既给人呢以强烈震撼的视觉冲击,也为“最早中国”探寻之旅增加一种神秘感,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和探索欲。
第二篇章——“赫赫夏都”
数字馆A厅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 记者 刘嘉仪 摄
穿过序厅大屏幕的大门,就进入了A厅,即第二篇章——“赫赫夏都”展示区。在这里,37台投影机打造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向游客展示了夏王朝的各项“国之大事”,如战争、祭祀、文化交流等。
记者看到,三维影像空间展示了王国征战的气势恢宏、夏王车辇仪仗的盛大威武、宫城建筑的严谨规制、王室仪典的不凡气派,如同把一座“赫赫夏都”搬到了游客眼前。
数字馆A厅的沉浸式三维影像空间 记者 刘嘉仪 摄
第三篇章——“敬天法地”
数字馆B厅的多维特效体验剧场 记者 刘嘉仪 摄
从A厅左侧大门进入B厅,迎面就是多维特效体验剧场,即第三篇章——“敬天法地”展示区。
剧场上方的风机、雨机、闪电机等特效装置与墙面、天花板的LED矩阵数字影像的配合,能让游客身临其境地体验夏朝先民们面临的恶劣的自然气候,了解先民们以万物为神灵的敬畏之心。
在大屏幕上播放的是模拟在二里头遗址祭祀区举行的盛大祭祀仪式,夏朝先民虔诚地向上天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最神奇的是,当屏幕上出现刮风、下雨、闪电的场景时,真的有风刮在脸上,有雨水打在身上,有闪电出现在眼前。
第四篇章——“王室巧作”
数字馆B厅的青铜器作坊、绿松石作坊互动式场景体验区 记者 刘嘉仪 摄
B厅右侧是第四篇章展示区,即青铜器作坊、绿松石作坊互动式场景体验区。
该区域以实景配合LED大屏还原了中国最早的大型围墙官营作坊区忙碌的生产场面。在这里,游客不仅可以看到工匠们为王室打造巧夺天工的青铜器、绿松石器的过程,还可以通过手势感应互动装置、触摸查询“数字工作台”亲自体验青铜器、绿松石器的制作工序。
数字馆B厅的手势感应互动装置 记者 刘嘉仪 摄
第五篇章——“探秘未知”
数字馆B厅的L型雷达感应流水地幕 记者 刘嘉仪 摄
B厅左侧的L型雷达感应流水地幕展示了第五篇章——“探秘未知”的内容。在这里,游客可通过用手触碰墙面水流中的文物影像,触发L型流水地幕影片,了解二里头兽面纹的代表动物、关于陶片刻符的文字猜想等,引导人们对二里头文化的未知内容进行探索和猜想。
数字馆每日开放4场,暂时无须提前预约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侯玉珂说,经过考古工作者60多年来的不懈努力,如今,多学科、多领域的考古成果已经能够较为清晰的描述夏都二里头的整体面貌。新建成的数字馆正是依托大量考古成果并结合合理推测建设的。
“数字馆的建成意味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成为我市第一座‘实体数字’博物馆。它不仅是助力文物‘活’起来的一项具体举措,同时也为文化传承插上了一对‘数字翅膀’。”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副馆长侯玉珂说,试运行期间,该馆将根据运行情况和游客反馈,不断对数字馆的展示内容进行调整提升,进一步提升游客参观体验。
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信息部副主任李鑫说,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数字馆每日开放4场,开放时间为10时至10时40分,11时至11时40分,14时至14时40分,15时至15时40分。试运行期间,游客暂时无须提前预约,正式开放后将实行手机预约参观制。(洛报融媒记者 刘嘉仪 文/图/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