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日上午,由龙门石窟研究院与云冈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云上龙门 牵手云冈”大型直播活动沿着北魏孝文帝迁都的道路,从平城回到了洛阳。
10日上午,由龙门石窟研究院与云冈研究院联合推出的“云上龙门 牵手云冈”大型直播活动沿着北魏孝文帝迁都的道路,从平城回到了洛阳。在龙门石窟研究院陈列展示中心高丹的带领下,走进龙门石窟古阳洞,领略其被誉为龙门石窟开凿起点、中国书法艺术丰碑的独特魅力。
高丹将佛头“归位”
龙门石窟开凿的起点 历史上还被称为“老君洞”
古阳洞位于龙门西山南部,是北魏迁洛之初在天然溶洞基础上修凿而成的洞窟,其造像纪年涵盖了整个北魏在洛时期,是北魏皇室贵族发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同时,古阳洞作为佛教石窟雕凿中心从平城移至洛阳的起点,它与云冈石窟联系紧密,其造像风格直接影响了龙门后续洞窟,是反映北方佛教中心转移状况的重要遗迹。
“龙门古阳洞的开凿年代就是龙门石窟的开创年代。”高丹说,北魏太和十九年(公元495年)九月,“六宫及文武尽迁洛阳”。随之而来的是平城造像风气南下,汉化进程继续推进,以古阳洞为起点,在“京南关口”(即伊阙)开窟造像的大幕正式拉开。
历史上的古阳洞曾有多个名字。高丹介绍,《洛阳伽蓝记》中有“京南关口有石窟寺、灵岩寺”的记载,在洞内南、北壁的造像题记中皆有“石窟寺”的记述,由此可见北魏时期,古阳洞应被称为“石窟寺”。而其被称为古阳洞则大概是从明、清之际才开始的,洞内北壁楷书“古阳洞”三字也应在此时刊刻。
有趣的是,古阳洞还被叫作“老君洞”。为何在以佛教艺术为主的龙门石窟中有这样的道教名称?高丹说,在清代乾嘉时期,道教徒曾将古阳洞中的释迦牟尼佛像涂泥改塑为太上老君的形象,所以古阳洞又有了“老君洞”这个名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