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我市著名文史学家蔡运章认为,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天神崇拜,当人类文明曙光初露之时,中原大地上的人们对日月的崇拜,对上天的敬畏,逐渐让祭祀日月的活动演变成一个节日。
开栏语 花好月圆人团圆。中秋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佳节,是全球华人共同庆祝的节日。中秋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人类文明曙光初露之时,和古老的河洛大地有着密切的联系,是黄河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今起,本报开设《中秋文化与洛阳》栏目,讲述中秋节和洛阳的深厚渊源。
中秋节的起源众说纷纭,中国先秦史学会原副会长、我市著名文史学家蔡运章认为,中秋节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远古的天神崇拜,当人类文明曙光初露之时,中原大地上的人们对日月的崇拜,对上天的敬畏,逐渐让祭祀日月的活动演变成一个节日。
贾湖遗址出现“太阳”纹图案
“你看,这个刻画符号就是太阳。”近日,在蔡运章的家中,他指着书中一件贾湖遗址出土的陶缸壁图像说,缸壁上刻画有构型逼真的“太阳”纹图案,书中认为这是“日”的象形字。
陶缸本名叫陶罍(léi),是我国古代祭祀神灵时的重要礼器。古代帝王在祭祀时,常用罍来盛置饮品,祭祀神灵。
中华先民盛行崇拜天神的社会习俗。蔡运章说,太阳是古代世界各民族普遍崇拜的对象,这是因为太阳运行产生的春夏秋冬等季节变化,对人类生活产生巨大影响。贾湖遗址出土的这件陶罍应是贾湖先民举行“出入日”祭祀典礼时,放置饮品的重要礼器。
位于漯河市舞阳县的贾湖遗址,是裴李岗文化的典型代表,距今约9000年至7800年,是中国新石器时代前期重要遗址。蔡运章说,这件陶缸上的“太阳”纹图案,说明中原地区的先民对于太阳神的崇拜,从文明曙光初露之时就出现了。
月亮阴晴圆缺,古人认为象征“死而复生”
太阳和月亮作为远古人类最早关注到的天体,也反映在了很多文物上。位于汝州市的洪山庙遗址,是一处距今7000年至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重要遗址,在这里出土的瓮棺葬上,描绘了日月同辉的情景。
根据《中国风俗通史·夏商卷》记载,夏商时期就有祭祀日神之礼。在商朝的卜辞中,还记录了日食、月食等天象。
在商朝的甲骨文中,记载了两位带有自然神性的东母和西母。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曾认为,东母、西母大约指日月之神。也有人认为东母、西母是商朝人心目中掌管生死之神,分居东、西方,其中东方主生,象征生命和再生,西方主死,象征死亡,某种意义上,西母为死亡之神。
《礼记·祭义》中说:“祭日于东,祭月于西。”似乎也与东母、西母二神吻合。那么古人为什么祭月呢?屈原在《楚辞·天问》中曾发出“夜光何德,死则又育”的疑问,这句话的意思是月亮具有什么特性,消亡了又再长起?
其实,古人早已关注到月亮的阴晴圆缺,现在我们知道这是日地月三个天体位置发生变化造成的,但古人认为月亮的阴晴圆缺是一种“死而复生”的现象。
尚生厌死是人类的天性,由于月亮的这种现象,古人崇拜并祭祀月亮,月亮也就和长生产生了联系。洛阳作为夏、商、周三朝都城,相关典籍中出现不少和月亮有关的记载。(记者 李砺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