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在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中,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简称东方红54拖拉机)榜上有名。
东方红农耕博物馆展出的东方红54拖拉机(资料图片)
日前,国家文物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共和国印记”见证物和工业遗产保护利用典型案例名单,在100项“共和国印记”见证物中,东方红-54型履带式拖拉机(简称东方红54拖拉机)榜上有名。
这个农机“老大哥”来头不小:它是新中国第一台拖拉机、中国一拖自主生产的第一代产品,也是我国第一代大批量生产的拖拉机。其正式下线,走出了我国农业机械化的关键第一步,是“中国制造”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
这款东方红“功勋机”贡献很大: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东方红54拖拉机“联手”其改进型号(75型履带拖拉机),完成了我国机耕地70%以上的耕作,成为人们心中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它的“生日”是1958年7月20日
“挥铁锤,热汗流,我为祖国造铁牛。”怀揣这样的精神,“一五”期间,十几万名来自天南地北的年轻人来到洛阳,日夜接续奋斗,通过数年建设——
1958年6月30日,第一拖拉机制造厂生产出第一炉铁水;7月5日,生产出第一批锻件;7月8日,生产出第一台燃油泵;7月13日,生产出第一台柴油发动机……
为抢进度,在那段时间,所有工人每天吃住全在厂房,工作从早上8点开始,一直持续到次日凌晨1点,直至7月20日,第一台东方红54拖拉机装配下线,其下线较整体计划规定进度整整提前一年,创造了农业机械建设史上的奇迹。
伴随着隆隆机声,拖拉机方正威武的外形、全身通红的颜色、宽大厚重的履带映入眼帘。那一天,工人们像打扮新娘子一样,给它戴上大红花,在车身上挂满彩绸,然后敲锣舞旗,欢天喜地跟在拖拉机后面,看着它开出厂区大门。
那一天,洛阳万人空巷,载歌载舞,庆祝新中国结束不能制造拖拉机的历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