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6月22日,15时52分,卡塔尔首都多哈。在此召开的第38届世界遗产大会传出好消息:中国与吉尔吉斯斯坦、哈萨克斯坦联合提交的“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文化遗产申请报告,获得通过!闻此喜讯,新安县上下欢呼雀跃——新安汉函谷关,作为“丝绸之路第一关”,成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锲而不舍 破难题入选申遗名单
新安汉函谷关作为两京故道上的一座重要建筑,是丝绸之路沿线保存至今为数不多的关隘遗址。
据了解,与汉函谷关齐名的秦函谷关、魏函谷关,因遗址已被黄河水淹没,故不具备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条件。
虽然新安汉函谷关的关址千古不变,但狂风骤雨多次侵蚀,金戈铁马几度踏过,雄伟关城数度变成墟土一片。
为恢复雄关昔日的风貌,历代多有修葺。如明万历七年(公元1579年)、清顺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曾修整过。
据《新安县志》载,最后一次大型修复是1923年,由时任该县负责人葛邦炳主持、邑绅张钫出资,形制上尊重历史旧貌。张钫为辛亥革命元老,回乡前曾任陕西靖国军副总司令。新安汉函谷关重修之时,康有为游陕过豫,被张钫请入铁门家中,题写下了笔力浑厚、凝重端庄的“汉函谷关”四个大字。
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的《新安函谷关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对遗址本体保存现状进行了评估。国家文物局巡视员、中国古迹遗址保护协会副主席、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郭旃评价: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的原真性保存较好,在丝绸之路的交通体系中起到了支撑作用。
在汉函谷关前,人们很难相信声名远扬的千古雄关,曾经是这般尴尬模样:沿关楼东西,是城关镇北关村东关三个村民小组密密麻麻的民居;遗址两侧,公路、铁路沿线建筑密集;沿关楼向东过涧河,有电线杆厂、水泥制品厂、驾校等单位;涧河上有废弃的桥梁和加压泵房,涧河水质较差,两岸个别地方生活垃圾堆积……
申遗工作启动以来,2008年4月,新安县委、县政府成立新安县汉函谷关周边整治指挥部。5月5日,指挥部召开了由县城建局、县土地局、县文物局、城关镇等指挥部成员单位的主要领导参加的第一次周边整治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汉函谷关遗址区内110户居民的搬迁安置工作。
面对社会公认的、最难的居民搬迁安置工作,工作人员没有退缩,吃住在现场,不厌其烦地做群众的思想工作,历经一年半时间,搬迁居民67户,帮助搬迁居民建设了统一规划的安置小区,完善了安置小区基础设施等。
2009年12月,新安汉函谷关申报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推荐报告上报国家文物局。
2010年2月,新安委托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编制《新安函谷关遗址总体保护规划》和《新安函谷关遗址关楼及现存关墙抢险加固保护设计方案》。
2011年3月,新安召开汉函谷关总体保护规划、关楼及现存关墙抢险加固保护设计方案讨论会。
…………
虽然新安县在申遗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但由于种种因素影响,汉函谷关环境不优、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与申报世界遗产要求相差很大。
2012年5月11日,国家文物局组织专家对丝绸之路各个遗产点进行实地考察论证。在之后的研讨会上,有专家对汉函谷关申遗工作前景很担心,甚至提出重新考虑是否将汉函谷关列入丝路申遗捆绑项目名单。
虽然申遗难度大且遭遇暂时挫折,但是新安县委、县政府申遗的决心没有丝毫变化。关键时刻,县委书记张生伟,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玉峰等主要领导明确提出:要倾注一切可以调动的人力、物力,不遗余力支持汉函谷关申遗工作。
随后,县委、县政府委派当时的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樊栋梁到国家文物局汇报汉函谷关申遗工作情况,表明新安县申遗的决心和全县人民对保护文化遗产的信心。
功夫不负有心人。国家文物局最终经过重新筛选,在2012年7月24日把新安汉函谷关遗址列入《丝绸之路中国段申遗大名单》。和最初的48个项目相比,最终入选的项目仅22个。
此时此刻,汉函谷关申遗工作驶入快车道,成为参与申遗工作的人值得骄傲、备受鼓舞和铭记的时刻。
2012年8月7日,县委、县政府宣布成立新安汉函谷关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工作管理委员会,以县委书记张生伟为主任,县委副书记、县长王玉峰等县主要领导为副主任,各相关单位主要领导为成员。
2012年8月27日,新安县印发了《新安县汉函谷关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实施方案》,成立了申遗办公室、文本编制组、宣传报道组、资金保障组、督察组、接待组,再次明确了各相关单位的工作任务、职责和完成时限。
2012年7月,县文物局与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建筑历史研究所签订申遗文本编制合同,年底申遗文本要递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时间非常紧迫。
县申遗指挥部组织各相关单位召开协调会,由县文物局牵头提供所需资料。各申遗单位通力协作,密切配合,不等不靠,争取在第一时间把资料完整地准备到位。县文物局局长吕克勇多次到省、市文物局,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市钻探办搜集相关资料。
在文本编制过程中,发现遗址区地形测绘图范围不够大,县政府主抓文物工作的副县长王智朋果断决定重新补充测绘。当时正赶上三伏天,为赶时间,县文物局、县国土局工作人员和测绘人员加班加点,中午不休息,冒着酷暑,顶着烈日,用20余天时间对遗址周边3平方公里的地形进行补充测绘。各方共同努力,用半年时间完成申遗文本资料的报送工作。
2013年1月,中国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丝绸之路:起始段和天山廊道的路网”项目申遗文本正式报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3年3月,国家文物局正式公布22处遗址点入选首批申遗点名单,汉函谷关名列其中。
至此,新安汉函谷关申遗通过申报关,进入倒计时冲刺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