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铡美案》中,一段“包龙图打坐在开封府”,让多少人听得荡气回肠。事实上,包拯的公堂上没有三口铜铡,他任开封府尹的时间也只有一年多。那些人们耳熟能详的“大案要案”,只是“包公戏”中的演绎和戏说。公元1062年五月,64岁的包拯病逝,陪葬宋真宗永定陵。如今,人们慕名前往巩义市芝田镇后泉沟村拜谒包公墓,却发现这位千古名臣的身后之事有些凄凉。
千古名臣 身后寂寞
公元1062年五月,64岁的枢密副使包拯病逝于开封,百姓莫不伤感,宋仁宗赵祯也十分哀痛,为此停朝一天,并亲自上门吊唁。他感念包拯一生忠直,追封其为礼部尚书,谥孝肃,让其陪葬真宗永定陵。
包拯秉性直率,在朝中朋友不多,却赢得了不少人的尊重。比如奉旨编纂《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比包拯小20来岁,他评价说:“仁宋时,包拯最名正直。”
这位“最名正直”的名臣只有一首诗和《孝肃包公奏议》(即《包拯集》)传世。此外,他还留有简短的家训:“后世子孙仕宦,有犯赃滥者,不得放归本家,亡殁之后不得葬于大茔之中,不从吾志非吾子孙。”意思是说,后世子孙当官,如果谁有犯赃受贿等行为,死后不得葬入祖坟,不算他是包家人。由此可见,包拯是真的铁面无私,即便对自己的子孙,也不肯有丝毫的通融。
包拯两兄早死,他是单传,到他儿子这一代,人丁也不旺盛。因此,他的后世子孙南迁后,并无特别显赫的人物出现,只是淳朴的家风一直流传下来。
明嘉靖年间修《巩县志》,记载包公墓在“巩县西宋陵”中,位于永定陵西北,北与寇准墓遥遥相望,这个地方就在今天的巩义市芝田镇后泉沟村岭上。近日,我先来到永定陵打听后泉沟村怎么走,这里的工作人员苌先生说,包公墓在永定陵西北一公里处,往后泉沟村方向走,路上能看到标志。
根据苌先生的指点和沿途的指示牌,我花了约20分钟,终于在村里找到了“包拯陵园”的牌子,也就是包公墓。门口有个小卖部兼售票点,进园参观者每人需交费10元,却没有票,如果有人砍价,5元也可以,收费的中年妇女自称姓刘。
我交钱进去,发现包拯的陵园不大,也很安静,神道两侧有两三尊石羊、石虎和望柱,长约百米的神道尽头,就是高四五米的包公墓。墓前有一通清康熙年间所立的石碑,上有“宋丞相孝肃包公墓”几个大字。可以看出,平时这里少有人来,与包公的名气相比,他的身后之事有些凄凉。几名外地游客慕名从400公里之外而来,却在进园后不到5分钟就匆匆离去了。他们见到了包公墓,却因那10元不开票的收费而模糊了心目中的包公形象,不免有些失落和不平。
目睹这一幕,我突然担心:这样下去,千古名臣包拯的身后之事恐怕要更为冷清和寂寞了。难道,这就是他脸谱后的真实人生?
包公墓寻古小贴士
自驾车、骑自行车路线:包公墓在巩义市芝田镇后泉沟村。从洛阳新区开元大道出发向东,穿过二广高速进入洛偃快速通道后,继续向东约24公里到达顾县镇;再向东沿310国道走18公里左右,即可到达巩义市永安路,从永安路路口左拐,向北走约两公里见路口右拐,再走约400米就到了包公墓。(记者 张广英 文/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