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居洛阳
公元1085年,神宗第六子赵煦即位,就是哲宗,当时他只有9岁。已经80岁的文彦博面对稚气未脱的小皇帝,仍然毕恭毕敬,从不倚老卖老,和皇帝在一起时从不落座。有时候,哲宗看不过去了,会说:“太师,您年纪这么大了,坐着休息一下吧!”文彦博却非常讲究礼法,依然站着。
当然,上了年纪后,文彦博就不想在朝中受拘束了,神宗在位时,他就屡次找理由申请退休,终于以太师致仕,退居洛阳。哲宗即位之初,司马光又推荐他出任平章军国重事一职。这是专为德高望重的老臣设的一个虚职,位在宰相之上,也是当时的最高荣誉职位,不用天天上朝,他就接受了。
文彦博归洛时,已经77岁高龄,还兼着西京留守一职。居官已久,他到过很多地方,任过许多职位,因曾被封潞国公,人们最喜欢用文潞公来称呼他。当时,洛阳是很多年高德劭、功成身退者的乐园,他的好友富弼、司马光等都在这里。大家相见,别提有多兴奋了,就想折腾着玩点什么。洛阳风俗“尚齿不尚官”,文彦博提议模仿唐时白乐天的九老会,把年高有德的士大夫集中起来,成立一个耆(音qí)英会。大家一致赞同,于是很快建起了耆英堂。文彦博还命闽人郑奂把入会者的像绘在其间,这又有些仿凌烟阁的意思了。
入耆英会的条件有两个:身在洛阳、年龄70岁以上。这些人中,富弼年龄最大,已79岁,可以带头入会。司马光却因不足70岁,不够资格,怎么办?还是文彦博拍了板:“算了,我特批你入会!”71岁的宣徽使王拱宸留守北京,听说此事也来了兴致,给文彦博写书一封,请求入会,也被批准了。于是,耆英会的13名会员在富弼家的花园进行了第一次聚会。此后,在洛阳的名园古刹、水竹林亭之间,人们常能见到这些须眉皓白、衣冠不俗的老人,他们本身就是洛阳城中的一道风景线。
对此,文彦博很得意。他78岁那年,得知中散大夫程晌、朝议大夫司马旦、司封郎中席汝言都与自己同龄,还专门举办了同甲会并赋诗:“四人三百十二岁,况是同生丙午年。招得梁园为赋客,合成商岭采芝仙。清谭亹(wěi)亹风生席,素发飘飘雪满肩。此会从来诚未有,洛中应作画图传。”
说起文彦博的诗,如今留下的不多,文章存有《文潞公集》40卷。他工书法,黄庭坚评价“潞公书极似苏灵芝公”,并称“今观《到洛为儿子赴许昌》帖,笔执清劲,真不愧古人!”苏灵芝是唐朝与李北海、颜真卿齐名的大师,其书法以遒劲端庄著称,由此可见文彦博书法之精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