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洛阳清义堂石印本《歧路灯》序文称:“《歧路灯》一书,新安李绿园先生作也。”即点明了李绿园的籍贯。李绿园的祖父李玉琳、父亲李甲都生于新安县,家族以孝行知名。
1、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
《洛阳晚报》名栏目《经典洛阳》的总策划孙钦良先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他在上大学期间第一次听说《歧路灯》时的情景。
“当时,上古代文学课,老师说,你们不仅要读《红楼梦》,还要读《歧路灯》,因为那是河南作家写的。”孙钦良回忆道。
读完《歧路灯》,孙钦良对其作者李绿园更加钦佩。他发现,《歧路灯》与《红楼梦》的别称《石头记》对应,李绿园对曹雪芹也对应,李绿园年长曹雪芹近10岁,二人是同时代作家。
《歧路灯》共108回,写的是一个宦门子弟如何堕落败家,又如何悔过自新、重振门第的故事。
《歧路灯》被誉为中国古代第一部长篇教育小说,它真实地描写了谭绍闻堕落和自新的全过程,借此劝诫世人:教子要严,延师要正,交友要慎。
书中第12回谭孝移(谭绍闻之父)的临终遗言“用心读书,亲近正人”8个字,是该小说的主旨,堪称封建时代教育子弟的指路明灯,至今仍有积极意义。
2、 “寻母孝子李”
说起李绿园及《歧路灯》的洛阳往事,首先要提李绿园的祖父李玉琳。
李玉琳是个穷秀才,家住新安县北冶镇马行沟村。清康熙三十年(公元1691年),豫西闹饥荒,老百姓纷纷背井离乡。为了生存,李玉琳兄弟带着母亲一起加入了逃荒的队伍。适逢洛阳岁试,李玉琳遣其弟玉玠先带着母亲前往南阳,自己留乡参加考试。考试一结束,李玉琳就急忙揣着仅剩的70枚铜钱,星夜南下寻母,步行400公里仍无母亲的音信。一天傍晚,李玉琳走到南阳方城梅林铺,身无分文,寻亲无果,情急之下,坐在道旁呼天大号,突然见到弟弟玉玠仓皇前来,不禁喜出望外。
由此,李玉琳的孝行闻名遐迩,时称“寻母孝子李”。李绿园前辈友人、乾隆年间有“中原名儒”之称的襄城人刘青芝,在他所写的《宝丰文学李君墓表》中记载了此事,还据此写了《李孝子传》。
李玉琳的儿子李甲,即李绿园之父,出生于新安,也是秀才和孝子。母亲因病腿痛,李甲常搀扶着母亲走路,遇雨雪天气则背着母亲出入。此外,李甲还经常买“果栗纳母袖中,小儿女争来索,母笑而分给之”。母亲听力不好,却喜欢听“里巷间好事”,李甲就比画着讲给母亲听,让母亲高兴。“其因时随势以博高堂之欢者,多此类也”。其他子孙们的孝行,也见于诗文传记。
3、定居宋寨村
由于各种原因,李玉琳离开南阳后没有回新安县,而是迁至宝丰县曹镇乡河岸李村,村中有李姓人家。最终,李玉琳在宝丰县鱼山脚下的宋寨村(今属平顶山市湛河区曹镇乡)定居。
李玉琳逃荒到宋寨村之后,一开始只是给当地大户人家种菜,村里人也一直把他当作一个普通的逃荒百姓。有一次,这户人家请客时需要找人陪客,临时将正在菜园里劳作的李玉琳拉去凑数。李玉琳赶紧回家换上了一身秀才服赴宴。这时,村里人才知道他原来是个有学问的人,就邀请他到村边鱼山(又名鱼齿山)义学教书。
清康熙四十六年(公元1707年)腊月初一,李绿园出生在宋寨村。他的出生让李玉琳喜出望外,一家人颠沛流离,这时总算安顿下来了,而且有了新的希望。
李绿园满月时,家人将其抱到当地的一所寺院,由冷公和尚赐名“妙海”,他的学名李海观(字孔堂,号绿园)也应该由此而来。
李绿园幼年就读于鱼山义学,由祖父启蒙。李绿园晚年写诗回忆自己的读书生活:“抱书此地童龄惯,坐数青山藉草茵。”(《立夏登村右鱼齿山》)
4、李绿园中举
李绿园从小随祖父读书识字,聪颖好学,博闻强识。30岁那年,恰逢乾隆皇帝即位后改元,特开了恩科考试,李绿园考中了举人,具备了做官的资格。
中举后,李绿园对未来充满了信心,写下了《赠汝州屈敬止》一诗,抒发了他经世济国的宏愿:“君不见隆中名流似管乐,抱膝长吟志淡泊。又不见希文秀才襟浩落,早向民间寻忧乐。一日操权邀主知,功垂青史光烁烁。男儿有志在勋业,何代曾无麒麟阁?”他这是以诸葛亮、范仲淹为榜样,勉励自己奋发有为。在这首诗中,他还写道:“莫耽读骚嗅兰茝(chǎi),须念国计与民瘼(mò)。”他同时表达了自己忧国忧民的情怀。
李绿园还把他中举的试卷辑录成册,请刘青芝作序。序称李绿园“忧世之怀,壮行之志,殷殷时露行间”,又赞他“仪观甚伟,风气非常”。
然而,现实跟李绿园开了个玩笑。他中举后一直科考不顺,参加三次会试均未中。这或许是促使壮志未酬的李绿园产生写小说念头的主要原因。
为什么要写作?这是李绿园也是许多作家遇到的首要问题。答案往往相同——因为有话要说。李绿园也不例外,人到中年的他,对世态人情有了较深的认识,因此开始寄情寓志于笔墨。
5 、《歧路灯》创作过程
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李绿园的父亲李甲去世,42岁的李绿园守制在家闲居。正如《歧路灯》小说开篇第一回“念先泽千里伸孝思,虑后裔一掌寓慈情”所写,怀念祖先,思虑后裔,李绿园想通过写作给后世子孙留下“财富”。于是,李绿园开始动笔创作《歧路灯》。
此前,李绿园曾在北京设馆教学三年,他的才学得到学生的钦佩和尊重。在考中进士学生们的举荐下,李绿园被朝廷选任江浙漕运之职。乾隆二十二年(公元1757年),50岁的李绿园开始了他“舟车海内”的仕途游历生活。这时,《歧路灯》前80回已成稿。
在此后的20余年间,李绿园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运河两岸。乾隆三十七年(公元1772年),李绿园曾在贵州思南府印江县做过一任知县,颇有政绩:“能兴利除弊,爱民如子,疾盗若仇。”“邑大旱,(李绿园)步祷滴水崖,雨立沛。百姓设筵迎劳教,海观教之食时用礼,以度岁歉。”后经当地官员推荐,李绿园曾短期代理思南府知府。
李绿园辞官时已71岁高龄,他回到新安县北冶镇马行沟村老家,在新安县生活了3年,完成《歧路灯》全书共108回的创作。可以想象一下,宦游20余年的李绿园携带《歧路灯》的前80回手稿重返新安老家,续写《歧路灯》时是什么心情。
李绿园的祖父李玉琳因灾荒逃离家乡,数十年后,“衣锦还乡”的李绿园在家乡完成一生中最重要的作品,这对李绿园来说或许是一种天意。
《歧路灯》具体写了什么?李绿园及《歧路灯》与洛阳之间还有哪些关联?请看下期介绍。(记者 余子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