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是拓跋鲜卑部建立的政权,其先祖活动于东北大兴安岭一带,平时以狩猎为生,没有文字,习惯于口耳相传、刻木记事。后来,拓跋鲜卑部曾在呼伦贝尔一带留下足迹,并在盛乐(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建立代国,公元398年迁都平城(今山西大同),正式定国号为魏,史称北魏。
嘎仙洞遗址
北魏迁都
北魏太和十七年(公元493年),在连绵的秋雨中,洛阳城迎来了一位年轻的君主——北魏孝文帝拓跋宏。
拓跋宏是北魏第七任皇帝。他3岁被立为太子,5岁时登基称帝,由祖母冯太后临朝听政。就在他10岁那年,冯太后将年号改为太和,并大力推行汉化改革。
北魏孝文帝陵
冯太后是汉人,拓跋宏从小深受汉文化的熏陶,长大后更是文武兼备。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他开始独掌朝纲。当时北魏王朝已存在近百年,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之间仍是矛盾重重。为促进民族融合,实现南北统一,他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就是迁都洛阳。
公元493年,27岁的孝文帝以南伐萧齐为由,亲率大军离开平城(今山西大同)。当年秋天,大军行至洛阳,已是疲惫不堪,不愿继续南伐。他下令就地休整,顺势完成了迁都大计。
让一个游牧民族迁到以农耕为主的中原,可谓一场冒险,但对雄才大略的孝文帝来说,这是他实现全盘汉化的机会。
孝文汉化
迁都之前,孝文帝曾对任城王拓跋澄说:“国家兴自塞外,徙居平城,这里是用武之地,难以实行文治,我想移风易俗,只能迁都中原。”
北魏自开国以来,一直在进行汉化改革,但并不彻底。孝文帝推行全盘汉化,包括禁止说胡语、穿胡服,改鲜卑姓为汉姓,与汉人士族通婚等,史称太和改制。
毫无疑问,这意味着将鲜卑旧俗连根拔起,会遭到鲜卑贵族的强烈反对。孝文帝没有手软,他下诏“不得以北俗之语,言于朝廷”,又将上百个鲜卑复姓改为汉族单姓,都称“河南洛阳人”。皇族拓跋氏改姓为元,因此,他的名字又叫元宏。
此外,孝文帝还鼓励鲜卑贵族与汉人士族通婚。这些措施促进了北方民族的融合,为隋统一中国奠定了基础。
除了内部改革,孝文帝还念念不忘南北统一的大业。公元499年,他在南伐途中病重去世,年仅33岁,后魂归北邙,葬于今孟津区朝阳镇官庄村东南的长陵。
子承父志
孝文帝去世后,太子元恪即位,改元景明,就是宣武帝。
宣武帝元恪子承父志,继续南伐并推动汉化改革,同时在洛阳兴建外郭城,使其范围达到“东西二十里,南北十五里”,东汉以来的旧城成了北魏洛阳的内城。在外郭城内,他还“筑京师三百二十三坊”,并设大市﹑小市﹑四通市等贸易场所,促进了经济繁荣。
北魏宣武帝陵
《洛阳伽蓝记》中记载,北魏洛阳城十分繁华,胡商往来不绝,“天下难得之货,咸悉在焉”,从西域前来归附的就有上万家。宣武帝还在伊阙开窟造像,为父亲孝文帝和母亲文昭皇后祈福,可惜还未完工,他就于公元515年去世了,时年33岁。
当初孝文帝曾下诏,要求从平城迁来的鲜卑贵族死后葬在洛阳,不得北返,并“自表瀍西为山园之所”,最终在瀍河两岸形成了北魏陵墓区。宣武帝元恪去世后,葬于邙山之巅的景陵,就位于今洛阳古墓博物馆院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