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辙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考中进士以后,曾被任命为河南府渑池县的秘书长(主簿),后因官员选拔机制调整,调任国家文史馆(秘书省)的校对员(校书郎)。因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西京洛阳任地方法院法官(推官)。
唐宋八大家,苏家独占其三(苏洵、苏轼、苏辙),在当时文化界无出其右,在中国文化界亦占重要地位。
苏辙在嘉佑二年(公元1057年)考中进士以后,曾被任命为河南府渑池县的秘书长(主簿),后因官员选拔机制调整,调任国家文史馆(秘书省)的校对员(校书郎)。因其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到西京洛阳任地方法院法官(推官)。
苏辙的聪明是不必说了,他的思辨能力更是厉害。《智囊》中的一个故事,充分展示了他这方面的才华。
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朝廷监察部长(御史中丞)李定因为是改革派王安石的学生,对保守派苏轼、苏辙两兄弟非常不待见。他和手下找来苏轼的诗,断章取义,诬陷其讥讽朝政。苏轼诗作现今仍保留有3000多首,何况在当时呢。随便找来些诗句,鸡蛋里挑骨头,安上莫须有的意思,也是太容易的事情。这等小伎俩,一般人笑笑也就算了,可神宗赵顼竟然信了,随即将还在湖州担任知州的苏轼逮捕入狱。这就是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由于宋朝有不杀士大夫的规矩,加上宰相吴充、曹太后,甚至王安石也出面讲情,神宗才算饶了苏轼一命,贬为黄州(湖北黄冈)的一个名誉地方官(团练副使)。
当苏轼还在御史台(乌台)监狱里关押之际,退休在南京(今商丘)的前宰相张方平就给神宗写了一封信,想替苏轼求情。可这封信怎么才能送到神宗手上呢?想来想去,觉得夹带在官府里的奏折中最为便捷。可在这风声鹤唳的时候,避之犹恐不及,哪个官员敢冒险帮“离休干部”张方平这个忙!
张方平不死心,他采取了一个极端措施。
张方平让自己的儿子张恕带上信,去开封的登闻鼓院(击鼓上闻的机构)擂鼓进书。可张恕这个“官二代”虽为孝子,但没胆子,在院外徘徊了几趟,愣是没敢进去!
4个月以后,苏轼出狱。司马光的学生、曾担任谏议大夫的刘安世让苏轼看了张方平写给神宗的求情信副本,苏轼看了以后,脸色煞白,吓得直吐舌头。刘安世问他这是怎么了?苏轼摇摇头,始终没说一句话。
刘安世感到很奇怪,将这事告诉了苏辙。苏辙拿过那封信一看,抖了抖信纸,说:“我哥他吐舌头,正是觉得多亏了张恕呢!”刘安世问:“为啥?”苏辙说:“东坡其实哪有什么罪过,只是因为他名气(才情)太大,风头盖过了朝廷(暗指神宗)的缘故啊。”苏辙指着信上写的文字说:“你看,这写的什么,‘实天下之奇才’,啧啧,这不是给东坡上‘眼药’吗?皇上看了还能有好气?”刘安世挠挠头,说:“在理!那这句话该怎么说才能救东坡先生呢?”苏辙笑了,说:“只要在信上写‘本朝从未有过杀士大夫的先例,如今陛下的做法,就等于开了一个不好的先河,后世子孙自此必然以陛下为挡箭牌,大开杀戒了’。为什么这样讲?因为神宗注重名声,怕人说他不讲道义。这么写,或许可以起到救人的目的。”刘安世连连点头。
帮忙本是善事,但有正反两说。正帮忙,从效果看,无外乎两种情形:锦上添花、雪中送炭。反帮忙,也就是帮倒忙,虽是出于善意,其效果却往往火上浇油。张方平因与苏轼是忘年交,帮忙无疑是善意的;可具体实施的时候,既不看对象,又不想策略,不但起不到救人的目的,反倒有可能激怒神宗,害死了苏轼。所以说,有智行坦途,无智坠深渊,不可不细细品味。
下一期,我们将讲述西汉时洛阳一位地方官——严延年的老母亲睿智劝解儿子不要严刑峻法、一意孤行的故事。敬请关注。(沙宇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