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圭苑,是东汉灵帝时期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位于洛阳城南。在东汉末年,毕圭苑和繁华的洛阳城同时被董卓焚毁。今天让我们走进历史,讲述毕圭苑背后的故事。并结合出土文物,寻找毕圭苑的确切位置。
印象毕圭苑 聂剑帆 画
毕圭苑,是东汉灵帝时期建造的著名皇家园林,位于洛阳城南。在东汉末年,毕圭苑和繁华的洛阳城同时被董卓焚毁。今天让我们走进历史,讲述毕圭苑背后的故事。并结合出土文物,寻找毕圭苑的确切位置。
这个皇帝爱造园
东汉建宁元年(公元168年),十二岁的汉灵帝刘宏成为大汉帝国的皇帝,他是一个著名的昏君。汉灵帝有两大“政绩”,一是卖官,二是造园。
光和元年(公元178年),灵帝宣布,东汉帝国的任何官职均实行明码标价,公开出售。灵帝用卖官搜刮了大量钱财,于是用这笔钱财来大规模营造皇家园林。
灵帝即位时,洛阳周围已有不少皇家园林,如顺帝时修建的西苑,桓帝时修建的显阳苑等。但这些园林无法满足灵帝日益奢靡的生活,他对上述园林进行了大规模的扩建。《后汉书·灵帝纪》说,光和三年(公元180年),灵帝又在城南建毕圭苑。按规划,毕圭苑分东西二苑。
灵帝下令,毕圭苑须于一年内建成。此举遭到民众的反对,也遭到一些朝臣的反对,灵帝的老师杨赐进谏道:“今城外之苑已有六处,足可供陛下游玩,现在废弃民众田宅,畜养禽兽,有违君道。陛下应该效法大禹,卑宫室,减劳役,以减轻民众之苦。”灵帝对这种建议不屑一顾,如期建成了毕圭苑。灵帝令各地贡献珍禽异兽充实毕圭苑,以便观赏取乐。
匪首火焚毕圭苑
光和七年(公元184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黄巾起义。各地豪强在镇压黄巾大起义中壮大,东汉帝国呈瓦解之势。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四月,灵帝去世。十四岁的皇子刘辩即位,何太后临朝称制。大将军何进是何太后的兄长,他与宦官的矛盾很深,而卫戍部队是由宦官掌控的。于是何进听从袁绍的建议,密召董卓进京诛杀宦官。
董卓是陇西临洮(今属甘肃)一支土匪武装的首领,花钱买了羽林郎一职,这批匪徒竟然成了官军。黄巾起义时,董卓又被封为并州牧,他组成了以凉州土匪为主体、兼杂胡人的混合军团,这是一支杀人成性的禽兽之师。
接到何进要求他进京的密旨后,董卓率三千铁骑南下。不料,何进的计谋败露,宦官将何进诛杀。董卓进京后,胁迫皇帝刘辩自尽,立汉献帝刘协,全面控制了中央政府。董卓命令他的部队挨门抢劫,以杀人、奸淫妇女为乐。洛阳城进入空前恐怖时代。
董卓的倒行逆施,终于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与反抗。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曹操联络各州郡,组织义军讨贼,兵锋直指洛阳。
二月,洛阳寒风凛冽,在漫天大雪中,被多方义军逼得无路可走的董卓,挟持汉献帝迁都长安,并驱赶两百万官民西迁。《后汉书·董卓传》说:“卓自屯留毕圭苑中,悉烧宫庙官府居家,二百里内无复孑遗。”他为了防止官员和人民逃回故都洛阳,驻扎在毕圭苑中,将整个洛阳城以及附近两百里内的宫殿、宗庙、府库、民房等大批建筑物全部焚毁。
曹操进军毕圭苑,董卓将这座园林也以火焚之,然后逃至长安。
千年名园何处寻
“毕圭苑”的意思是,众妙毕备、形如玉圭之园林。它与平乐馆,是汉代皇家园林的代表。唐代杜牧《故洛阳城有感》说:“一片宫墙当道危,行人为尔去迟迟。毕圭苑里秋风后,平乐馆前斜日时。”他显然是到过毕圭苑遗址的。
宋代晁公遡《暑赋》说:“观乎崤函伊阙、东西二京,平乐毕圭、长杨上林,高台虽毁,故基犹存。”可能宋代时,仍能看到毕圭苑等汉代园林的故基。
《后汉书》说,毕圭苑在洛阳城南。但这是一个很大的概念,它究竟在城南何处呢?
1998年9月,在龙门西山张沟村之东,出土了彭绍墓志。该志说,彭绍夫妇“以天宝元年十月十四日,合葬于龙门西陵毕圭乡原”。近年又发现的比丘尼志弘墓志,提到其葬地为“毕圭乡龙门里”。虽然出土地点不详,但也说明了毕圭乡与龙门之间的密切关系。从这两方墓志可以基本判定,唐代毕圭乡的范围,是龙门西山及其南北区域。“毕圭乡”的名字,来源于“毕圭苑”,因此东汉的毕圭苑应在此区域。
造园需要有水源。经考察,张沟村有泉水和湖泊,又据清乾隆《洛阳县志》载,此处有温泉。张沟村西邻一个小山村,名字是“毕沟”,它与毕圭苑、毕圭乡应有历史联系。因此,东汉毕圭苑的确切位置,在张沟村到毕沟一带。张沟村中的湖泊,应是毕圭苑遗迹。(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