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学,又称乡校、乡学、讲堂等,是古代进行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乡村学校。伊滨区庞村镇是古代洛阳社学的集中区域之一,也是社学教育家高祐的故里。近年,庞村镇普遍建立道德讲堂,这正是对传统社学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古代庞村之社学
庞村镇位于洛阳市伊滨区东部,古代属洛阳县东南路。民国初年,设庞村镇于庞村,辖掘山、庞村、彭家寨、庄家寨(今大庄村)等村寨。新中国成立后,庞村镇并入寇店乡。1988年,将14个行政村从寇店乡划出,设庞村乡。1995年改为庞村镇,镇政府设在掘山村。
庞村镇,目前保留着洛阳唯一的古代社学。社学,又称乡校、乡学、讲堂。它起源于唐代,发展于宋元时期。当时,50家称社,每社置社学1所。明清时,乡镇基层政权虽不称社,但重要村寨仍设社学。
社学由官府办理,择乡间文义通晓、道行谨厚者担任社师。凡近乡子弟,年龄在12岁以上、20岁以下者,皆令入学。农忙时使青年务农,农闲时入社学受教,完全把耕读、政教合为一体,对于提高基层群众文化水平和道德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清乾隆时期的《洛阳县志》记载,洛阳县共有社学15所,仅东南路就有社学7所,分别设在河头村、郭家寨、提家庄、彭店寨、三教塔、宫家窑、庄家寨。它们分布在现伊滨区所辖各镇,其中,彭店寨、庄家寨两所社学在今庞村镇。清代的庄家寨社学已不存在,但彭店寨社学仍保存着。
彭店寨社学位于彭店寨村北,这是一座古建筑群,正门坐北朝南,青砖垒砌。院子南北进深有10余米,院墙高五六米,亦由青砖垒砌。该社学原来房屋众多,现仅存厢房6间和后楼一座。
掘山村里说高祐
民国时期,新式学堂已在庞村镇建立,但是社学并未消失,被称为洛阳最后一个大儒的高祐,正是一位著名的社师。
高祐,字福堂,号崛山子,庞村镇掘山村人,生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其祖父高凤书、外祖父陈丹书,都是清代有名的社师。
高祐先后师从于晚清洛阳名儒杨伯峰、何天根、孙佩南等,20岁时中秀才,其学问渐渐闻名洛阳。但由于科举考试的废除,高祐断了功名之念,选择社师作为自己的终生职业。他先后在掘山村、庞村镇和登封、临汝、禹县等地的社学教书,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1955年,高祐去世,留有巨著《嵩洛草堂遗编》,近年已由洛阳学者范西岳校注出版。庞村镇党委书记熊红万、纪委书记苏海燕等党委一班人,对这套书进行了认真研读,其目的是研究传统社学的办学模式。
熊红万说,从《嵩洛草堂遗编》可以看到,高祐在社学开设的课程,一般从认字开始,教学生读《三字经》《千字文》等,进而学《小学》《论语》《孝经》及史政、诗文、掌故等,还要讲习婚、丧、嫁、娶、祭扫等礼节。高祐还为社学制定学规,要求学生从事于“践履实学”,“顺敬孝悌,函育熏陶,人知亲长,服教利行,老幼亲戚相保爱,所以为教为养也”。意思是,创办社学的目标,是进行道德教育,并使学生成为传统美德的践行者。
说说庞村新社学
当今社会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道德失范现象,尤其是在广大农村,道德建设更是薄弱环节,影响着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制约着农村的经济发展。为破解农村道德建设难题,庞村镇积极探索,经过认真研究,决定仿照传统社学,全面建立道德讲堂,把办好道德讲堂作为培育农村乡风文明的有效载体。
熊红万介绍,2012年年初,庞村镇在掘山村建立了第一所道德讲堂。接着,把道德讲堂建设作为文明村镇评选的前置条件,并纳入明星企业考评内容。建立道德讲堂,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群众称之为新社学、新乡校、新讲堂等。目前庞村镇的道德讲堂建设已经初步形成了一村一品、一村一特色的局面,比如西庞村打造的“中原孝道第一村”、军屯村打造的“孝老爱亲村”等。
笔者在庞村镇了解到,庞村镇党委把村镇道德讲堂建设纳入年度目标考核内容,成立镇道德讲堂活动领导小组,制定道德讲堂管理和培训制度,定期邀请专业人员指导培训讲师团成员,不断提高道德讲堂骨干业务水平。通过坚持不懈地抓好道德讲堂活动,庞村镇的社会风气正在发生着悄然变化,道德模范不断涌现。道德讲堂传播了精神文明,弘扬了正风正气,促进了农民思想道德建设的提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精神力量。(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