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宁县东部的渡洋河边,古代有湖泊,名曰渑(同黾)池。战国到汉朝时,此处建有渑池宫,这里曾是秦赵会盟之地。
秦赵会盟于渑池
关于秦赵会盟,《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作了详细记载。公元前279年,秦昭王派使臣到赵国去,约赵惠文王会盟于渑池。
赵王害怕强大的秦国,想推辞不去,在大将军廉颇和上大夫蔺相如的劝说下,赵王决定去渑池赴会,并和蔺相如一同前往。
秦王和赵王会盟宴饮之时,秦王对赵王说说:“寡人私下里听说赵王爱好音乐,请您弹瑟吧!”赵王就弹起瑟来。秦国的史官上前写道:“某年某为某日,秦王与赵王一起饮酒,令赵王弹瑟。”
蔺相如上前说:“赵王私下里听说秦王擅长击缶,请让我给秦王捧上瓦缶,以便互相娱乐。”秦王发怒,不答应。这时,蔺相如向前递上瓦缶,并跪下请秦王演奏。秦王不肯击缶,蔺相如欲以命相搏,秦王只好敲了一下缶。蔺相如回头招呼赵国史官写道:“某年某月某日,秦王为赵王敲缶。”
秦国的大臣们说:“请你们用赵国的十五座城向秦王献礼。”蔺相如也说:“请你们用秦国的咸阳向赵王献礼。”秦王直到酒宴结束,始终也未能在气势上压倒赵国。
宜阳城西古渑池
秦赵会盟的渑池在哪里?古籍记载的很明确,在今宜阳县和洛宁县交界处的渡洋河、汉山一带。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说:“渑池,古池名,在秦赵会盟之处。”《水经·洛水注》曰:“洛水又东北,过宜阳县南。洛水之北,有熊耳山,双峦竞举,状同熊耳,此自别山,不与《禹贡》导洛自熊耳同也。昔汉光武破赤眉樊崇,积甲仗与熊耳平,即是山也。山际有池,池水东南流,水侧有一池,世谓之渑池矣。”
这里的“宜阳县”,指今宜阳县韩城镇。韩城镇西为三乡镇,镇北有山,即小熊耳山,因东汉光武帝大破赤眉军于此,汉明帝时建有汉光武帝庙,因此称汉山。此山之西有杜阳溪,今称渡洋河,渑池正是这条河上的一个湖泊。渡洋河与洛河交汇处,为古代水陆交通枢纽。顺渡洋河西北行,为通往陕县的南崤古道。顺洛河向西,为通往武关的韩卢古道。故韩国建都宜阳后,在湖边建有离宫,即渑池宫,后来秦国占领此地,秦王常驻跸于此。
此湖泊为什么称渑池呢?南宋蔡沈《禹贡注》曰:“渑,当作‘黾’,水虫也(即金线蛙,又名土鸭)。(宜阳)城西有池,注水即生,因名渑池。”
秦赵会盟为秦的权宜之计,公元前260年,秦军大败赵军于长平,坑杀赵兵40万。至此,东方六国都已不再是秦国的对手。秦先后灭掉周王室和六国,建立了一统天下存在15年的秦帝国。
秦赵会盟的真相
《史记》是一部信史,但是司马迁由于欣赏蔺相如、憎恶秦国,在写秦赵会盟时,并非秉笔直书。真实的历史,比这要残酷多了。
《战国策》卷八说:“韩献宜阳,魏郊河外,赵入朝黾池,割河间以事秦。”这句话的意思是,战国后期,秦国强大,韩、赵、魏三国畏惧,韩国将宜阳(今韩城)、魏国将河外(黄河以东)献给秦国。而赵王到黾池(渑池)朝见秦王,将河间地区割给秦国。
秦赵会盟的真相是,赵王签订了割地条约,把大片国土割给了秦国。至于蔺相如是否强求秦王击缶,这根本就是不值一提的事。那么,韩国将宜阳、魏国将河外献给秦国,又是怎么回事呢?
宜阳是韩国的故都,韩国迁都新郑后,宜阳是其西部重镇。公元前308年,秦军攻克宜阳。公元前294年,秦昭王派兵攻克魏国的襄城、解邑(今山西运城),韩之武始(今新安东)、新城(今伊川西南)。
次年,秦昭王用有“屠夫”之称的白起为大将,举兵50万,与周、韩、魏三国联军决战于伊阙(龙门)南,全歼联军24万。“秦韩魏会盟”,魏以河东之地四百里割于秦,韩以武遂(在今山西垣曲东南)以西二百里和宜阳所属城邑割于秦。秦国在今洛阳西郊至今三门峡市设三县,即新安县、宜阳县、陕县。
公元前288年,秦昭王在宜阳称帝,以宜阳为陪都,然后,在宜阳指挥伐赵之战,赵军屡败,危在旦夕。秦赵会盟就发生在上述背景下。
渑池宫和渑池县
西汉建立后,在今韩城镇仍置宜阳县,渑池一带属宜阳。《汉书·地理志上》载:“宜阳,在黾池有铁官也。黾池,高帝八年复黾池中乡民。景帝中元二年初城,徙万家为县。”
这段话的意思是,宜阳县在渑池设有铁官。汉高帝八年(公元前199年),又在渑池设中乡。汉景帝中元二年(公元前148年),建立渑池城,迁徙民众万家,置渑池县。汉代之渑池县治,在今洛宁县中河乡一带。
同时,韩、秦时期的渑池宫,西汉时仍是一个重要离宫。1990年,在西安郊区出土了一件黾(渑)池宫铜量(升),有铭文:“上林共府初元三年受弘农郡黾池宫铜升,重一斤三两。”意思是,汉元帝初元三年(公元前46年),上林苑的共府从弘农郡调来一件黾(渑)池宫铜升。显然,这件铜升是渑池宫铸造,渑池和宜阳一带,当时都属弘农郡。
渑池县城和渑池宫毁于东汉末年的战火。曹魏立国后,在今洛宁王范镇中原村一带建蠡城,迁置渑池县于此。北魏时,改称南渑池县。北周时,改南渑池县为昌洛县,又改为洛水县。隋朝时,洛水县并入熊耳县。隋唐之际,熊耳县改名永宁县。1913年,永宁县改名洛宁县。
今三门峡市渑池县,始设于北魏时期,称北渑池县。北周时,改名渑池县,一直延续到现在。(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