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建都宜阳(今韩城镇)后,逐步灭掉郑国,迁都至新郑,郑国通洛阳的成皋道与韩卢道相通,成为贯通韩国的交通干道。秦国想进入中原,必须打通韩卢道和崤函道。于是,经过近百年的战争,秦国逐步攻占了韩卢道上的重要关邑,遂东扩至中原腹地。
秦国兵败韩卢道
秦国开国于东周初年,建都于雍城(今陕西凤翔东),后来迁都至泾阳。战国初期,中原强国是魏国、韩国、赵国,合称三晋。三晋控制着秦国进入中原的崤函道和韩卢道。秦国等待着机会,随时准备兵出函谷、武关,争战于中原。
韩国立国后,把吞并郑国作为战略目标。公元前400年,三晋和楚国联军伐郑,攻占了郑国一大半国土。但由于分赃不均,三晋与楚国开始连年的战争。公元前392年,三晋开始大举攻楚,韩国在韩卢道的兵力薄弱。秦国迅速攻克武关,然后攻占卢氏等韩卢道六座城邑,兵围宜阳。
这时,三晋联军大败楚军于大梁(今开封)、榆关(今中牟西南),闻秦军围宜阳,三晋联军迅速西进。魏国军队从函谷关,顺卢函道南进,攻占卢氏、武关。然后魏军与韩、赵军队从东西两个方向夹击秦军,秦军大败。
公元前383年秦献公迁都至栎阳(今陕西富平东南)。公元前376年,韩国灭掉郑国,迁都至新郑。宜阳成为韩国第二大城市,是交通枢纽和仓廪(lǐn)、商业中心,也是军事重镇。
秦国东扩至高门
韩国灭掉郑国后,韩、魏、赵争霸于中原,三晋同盟瓦解。公元前362年,秦献公卒,秦孝公立。秦孝公任用商鞅,开始变法。商鞅变法的核心,是实行严刑峻法、取缔学校、抑制商业、奖励军功、奖励耕织,迁都至咸阳,把秦国变成战争机器。经过变法,秦国和秦军变得极其恐怖,人称“虎狼之秦”。
魏国原都安邑(今山西夏县西北),受秦的威胁,于是迁都至大梁。魏国开始攻伐韩国,韩国转衰。不久,齐国与魏国爆发桂陵之战和马陵之战,魏国大败,一时陷入非常困窘的境地。秦国则兵出函谷,占领渑池以西地区。然后,秦军攻占武关、卢氏,将其东界扩展至高门城(今洛宁故县镇寻峪村)以西。
公元前339年,秦孝公死,秦惠王即位。商鞅被诛,但秦法未败。秦惠王雄才大略,广揽各国贤才为己用,张仪入秦为相。张仪向秦惠王献计,力主伐韩,兵临洛阳,“挟天子以令诸侯”。大臣司马错,主张先灭掉位于四川盆地的巴蜀两国,秦惠王从之。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设立蜀郡,国力更为强盛。
秦军攻陷宜阳城
公元前311年秦惠王死,秦武王即位。秦武王以甘茂为左丞相,准备攻伐宜阳。
秦武王与甘茂相会于息壤,甘茂说:“宜阳虽名为县,其实是个郡。攻伐宜阳,山高路远,必将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战。如果我率军攻宜阳,久攻不克,而朝中大臣诋毁我,大王也必然对我生疑。”武王说:“寡人不听别人之言,用你为将,夺取宜阳!为表寡人之心,寡人与你结盟。”于是,君臣歃血为盟,藏誓书于息壤。
秦国发兵5万,使甘茂为大将,向寿为副将,发动宜阳之战。韩国中后期领土由三部分组成,即上党(今山西南部)、南阳(今济源、焦作)、新郑。宜阳是联结三地的枢纽,故韩国在宜阳布下了重兵,周王室也暗中相助。
公元前308年,甘茂率秦军攻破高门城,兵临宜阳城下。秦兵围城5个月,无法攻下该城。右丞相樗里疾进言于秦武王道:“秦师老矣,不马上撤回来,恐怕有变故。”武王召甘茂班师。
甘茂乃作书一封,使人送达武王。武王启函视之,书中只有“息壤”二字。武王大悟,命令大将乌获率兵5万以助甘茂。韩王亦使大将公叔婴率军救宜阳。甘茂、乌获两军会合,大破公叔婴于宜阳城下,乘胜攻占宜阳,斩杀韩兵6万,降者无数。
秦国经略韩卢道
秦取宜阳,控制了韩卢道,天下震动。公元前304年,秦昭王至宜阳,然后兵临周王城,逼取周王室之九鼎,由于秦国蜀郡发生叛乱和齐国出兵救周而撤兵。
公元前298年,齐国孟尝君率齐、韩、魏三国联军伐秦,联军攻破函谷关,危及咸阳。秦国向联军求和,归还韩国的武遂(在今山西垣曲东南)、宜阳。但联军退兵后,秦国迅速出击,再次攻克宜阳,并攻占了新城(今伊川西南)。并在伊阙南,大败周、韩、魏三国联军,斩首败兵24万。
秦攻占宜阳后,置宜阳县,以此为秦国陪都。秦昭王称帝于此,与赵王会盟于此。后来,秦统一六国的诸多军事策划是在这完成的。秦国在宜阳设立了特别的军政管理机构。20世纪90年代,西安北郊出土大批秦封泥,有宜阳之丞印。上海博物馆玺印馆藏有一枚秦国“宜阳津”铜印,小篆书体,方形,鼻纽。“宜阳津”为秦国在宜阳设立的驻军长官的名称,其目的是统领驻军,设立关卡,保持水陆交通的畅通。
秦攻占宜阳,废韩国空首布,行半两钱。新中国成立后,在卢氏、洛宁和宜阳的韩卢古道上,发现多批秦半两,主要出土于秦墓和秦钱窖藏,其版别丰富,数量较多。
秦在公元前221年统一全国后,在全国修筑驰道,其中,宜阳是交通中心之一,联结关中和洛阳的驰道、联结今山西与宜阳的驰道汇于此。秦始皇四次东巡,皆过宜阳,并驻跸于此。(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