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传统年画,象征吉祥的鸡和与其相伴的牡丹,永远是不变的题材。老洛阳人常说,洛阳的年画,起源于遥远的汉魏时期,那时的春节就有在门上画鸡之风。那么,让我们听听这段古老又新鲜的老城旧事。
吉祥富贵图 郭伟/画
洛阳传统年画,象征吉祥的鸡和与其相伴的牡丹,永远是不变的题材。老洛阳人常说,洛阳的年画,起源于遥远的汉魏时期,那时的春节就有在门上画鸡之风。那么,让我们听听这段古老又新鲜的老城旧事。
年画岁岁送吉祥
年画,是中国特有的一种绘画体裁,也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在农历新年时张贴,含有祝福新年吉祥喜庆之意,故称年画。说起洛阳年画,老洛阳人一定会说,虽然它没有一些地方的年画名气大,但它是极好的。这话不错!
清朝时期,老洛阳一批老字号书画店如聚全斋、清义堂、雪源三房等印制的年画,在中原极有市场。民国时期,甚至出现了像曹丁文图片店、许智祥图片店这样一批专营洛阳年画的商店。
清代和民国时期的洛阳年画,继承了唐宋绘画的传统,吸收了明代木刻版画、工艺美术、戏剧舞台的形式,采用木版套印和手工彩绘相结合的方法,形成了鲜明活泼、喜气吉祥、题材感人的独特风格。
洛阳年画题材广泛,但是鸡和牡丹永远是主要题材,前者象征吉祥,后者象征富贵。在年画中,两者的形象栩栩如生,构图细腻,设色独特,具有浓郁的河洛气息,这在全国年画中是独树一帜的。
春节画鸡于门户
老洛阳人买年画,并非只有鸡年才买绘有鸡形象的年画,而是每年如此。这是起源于洛阳一个极古老的春节风俗。
董勋是建都洛阳的曹魏王朝的官员,担任朝中的议郎,这是一个负责顾问应对的参谋之职。董勋是洛阳名士,很有学问,著有《问礼俗》一书。该书说:“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猪,四日为羊,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书中还说,“正旦画鸡于门”。意思是,正月初一为鸡日,要在门上画鸡。
按照道家的解释,天地先生鸡,次狗,次猪,次羊,次牛,次马,始生人。也就是说,正月一日至七日,分别是鸡、狗、猪、羊、牛、马、人的诞生日。这种解释,与女娲在河洛地区造人的古老传说有关系。
为什么古人认为女娲造物之时,先造鸡呢?老洛阳人说,这是按人类驯六畜的次序排的,鸡最先被驯养成家禽,狗次之,其他依此类推。也有人认为,鸡鸣日出,带来光明,能够驱逐妖魔鬼怪。故正月初一为鸡日,人们画鸡以驱魔。
清朝周亮工《书影》卷二说,洛阳等地的风俗是春节在门上画鸡,后来以红纸剪鸡作为窗花,张贴以鸡为题材的年画,或者在厅堂中悬挂鸡画等,因此“呼‘吉’为‘鸡’,俗云室上大吉也”。显然,从汉魏时的春节画鸡,到后世的悬挂鸡画等,更多的是取其吉祥之意。
五德之禽赐福来
并非董勋独自提出正月初一是鸡日、要画鸡于门户这种观点,洛阳很多学者都提出过,这应该是汉代韩诗学派的共同主张。对于此观点,我非常赞同。
所谓韩诗学派,指的是汉代对《诗经》的不同见解形成的学派。《诗经》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约500年的诗歌305篇。最后,在周王室设在成周(洛阳)太庙的“守藏室”(即国家图书馆)删定编成。
《诗经》中,有不少写鸡的诗篇,如《君子于役》曰:“鸡栖于埘,日之夕矣。”《风雨》曰:“风雨如晦,鸡鸣不已。”《鸡鸣》曰:“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对诗中的微言大义,汉代学者韩婴和他的弟子们,写了一本书,名曰《韩诗外传》。这个学派,被称为韩诗学派,这是东汉洛阳太学的主流学派之一。韩诗学派在东汉洛阳太学的最后一位主讲,是崔炎,他的嫡传弟子正是董勋。
韩诗学派经过对《诗经》的研究提出,鸡为五德之禽,它头上有冠,是文德;足后有距能斗,是武德;敌前敢拼,是勇德;有食物招呼同类,是仁德;守夜不失时,天明报晓,是信德。董勋根据韩诗学派的观点,结合都城洛阳的春节习俗,写成《问礼俗》一书。从此,春节为鸡日,要画鸡以求吉祥的洛阳民俗,传承千年,并广布于天下。(郑贞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