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国企改革,已到中流击楫处。深化国企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今年,又是国企改革落实年。
洛阳国企改革,已到中流击楫处。
深化国企改革,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今年,又是国企改革落实年。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强调,洛阳是国有企业大市,国企改革任务繁重,要迎难而上,扎实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地位”很明确:国企在洛阳发展大盘子中的分量很重!
作为全国重要的老工业基地,洛阳拥有众多国企,其中不少是全国行业龙头,其人才技术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是洛阳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和独特优势。数据显示,目前洛阳装备制造、有色金属、石油化工等传统产业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达64.5%,对工业经济的贡献率达74.4%,而其中占绝对大头的正是国企,可谓支撑洛阳发展的中坚力量。
“任务”很艰巨:国企改革要敢于涉深水区、啃硬骨头!
有数据表明,截至去年年底,纳入监测范围的46家驻洛央(省)企平均资产负债率达71.2%。国企的困境,反映出的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即当前我国经济运行中存在的资源配置效率不高、产能过剩、库存压力加大等突出问题,其实质是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失衡。作为国企大市,洛阳国企改革面临着严峻形势,政企不分、机制不活、负担沉重、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已经严重制约国企发展,如果改革不提速不加劲,将会出现苦撑不住、被迫出局的严重后果!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谢伏瞻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当前我省国有企业特别是国有工业企业经营面临困难,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这从根本上看是改革不到位所造成的。”
诚然。改革开放之后,中西部地区被沿海地区拉开距离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西部地区改革政策、改革动作没有跟上,改革红利没有分享得足够多。新一轮改革在全国范围内是“全面”推进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开启的窗口期是划时代的,如果我们再抓不住机会,那么跟沿海地区的差距将拉得更大。
对国企而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不得不迈过的坎、不得不闯过的关”,更是转型升级的重大机会。应该看到,国有经济的主导地位是改革开放成功的重要保证,而解决国企问题的核心不是削弱国企,而是要做大做强做优国企,着力在提高国企的效益和质量上下功夫,增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在建立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方面取得实质性突破,真正把国企建成能面对市场竞争、以质量效益为导向的现代企业。这,正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之于国企的价值所在和要害所在。
实事求是地讲,经济下行压力之下,“深水区的改革”特别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难度之大是罕见的,它要求我们敢于向积存多年的顽瘴痼疾开刀,敢于触及深层次利益关系和矛盾,坚决冲破思想观念束缚,坚决破除利益固化藩篱,不如此,我们就无法“赶上时代”,无法赢得光明的未来。
持续深化国企改革,一要把握改革方向,健康有序推进。把握好政治方向,坚持党的领导,发挥好党组织核心作用;把握好市场方向,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股权多元化;把握好发展方向,紧紧围绕构建“五强六新五特”现代产业体系,把国企改革与产业培育发展结合起来,减少无效和低端产品供给,抢占有效和中高端产品供给空间;把握好政策取向,认真研究落实国家环保、土地、节能、安全生产等政策措施。二要坚持问题导向,明确主要任务。要全面完成市属县属国企改革,积极服务驻洛央企省企改革,持续推进市直单位所属企业脱钩改制,切实规范市属投融资企业的监督管理。三要抓好重点工作,解决突出问题。要健全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国资监管方式、选人用人机制、薪酬制度,加快剥离企业办社会职能。
“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
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推进改革,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化改革最鲜明的特征。“再深的水我们也得蹚”,洛阳的国企要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发挥带头作用,成为改革的主力军和先行者!(洛 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