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地处“天下之中”,是古人理想的建都之所。在北宋之前,已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含武周)、后梁、后唐、后晋等13个王朝在此建都,洛阳的都城史长达1500年。
熹平石经
东汉重视儒学。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刘秀建起太学,汉顺帝时对其进行了翻修和扩建,学生最多时有3万余人。
据《后汉书》记载,汉灵帝在位时,学者蔡邕等认为儒家经书流传已久,文字多有谬误,便上奏朝廷,希望能对六经文字进行校定。汉灵帝同意后,从熹平四年(公元175年)开始,蔡邕“乃自书册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这是个浩大的工程,用了9年才全部完成。
中国书法的真正繁荣,是从东汉开始的。蔡邕创制了“八分书”,字体方正,笔势生动,也称汉隶,是当时的通行书体。他用“八分书”刻写的熹平石经,也称汉石经、一体石经。
太学遗址出土的熹平石经残片
东汉太学位于洛阳城东南的开阳门外,刻有经书的46通高大石碑立好后,前来观摩学习的人络绎不绝,“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后来天下大乱,董卓火烧洛阳,石经也惨遭破坏。如今,部分残片珍藏在洛阳博物馆中。
重开丝路
洛阳是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东汉时班超重开丝路,在历史上书写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班超生于建武九年(公元33年),曾任兰台令史,后在洛阳以抄书为业。41岁那年,他决定投笔从戎,建功西域。
“班超投笔气如山,万里封侯出玉关。”当时,因受北匈奴的胁迫,西域诸国与汉朝不通往来,丝绸之路已中断60余年。班超率36名勇士在西域纵横捭阖,平定各国叛乱,重树大汉国威,将丝绸之路再次打通。
班家古寨
永元七年(公元95年),63岁的班超被封为定远侯,实现了万里封侯的愿望。东汉王朝的影响力也远达“四万里外”,遥远的条支、安息(今伊朗)等国都派遣使者,沿着丝路辗转前来进贡。永元九年(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罗马帝国),使其成为史书记载中第一个到达波斯湾的中国人。
在西域经营30年后,71岁的班超回到洛阳,不久去世。其墓在今孟津区朝阳镇张阳村西北,供人凭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