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网站投稿 洛阳社区
  新闻 | 图片 | 洛阳

处暑到 凉风至 禾乃登(二十四节气与洛阳)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20.08.21 08:50

  明日处暑。处,止也,意味着暑热退去,天气逐渐转凉。我市南部山区有处暑“打秋”的习俗,暑去秋来,收获的季节即将来到。记者近日采访了我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听他讲讲有关处暑的那些事儿。

  暑热终止处暑“打秋”

  “处暑是一个反映气温变化的节气。”刘百灵说,《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记载:“处暑,七月中。处,止也,暑气至此而止矣。”处暑的“处”是指“终止”,即暑热正式终止。

  此时秋季虽已来临,但中午依然炎热,只是早晚有些凉意。过了处暑节气,酷热的盛夏渐行渐远,五彩斑斓的秋色在天地间一点点弥漫,秋意渐浓。

  在古人的诗词中,不乏对处暑时节的描述。宋朝苏泂在《长江二首·其一》中写道:“处暑无三日,新凉直万金。”我们的洛阳老乡、唐代著名诗人元稹在《咏廿四气诗·处暑七月中》中写道:“向来鹰祭鸟,渐觉白藏深。叶下空惊吹,天高不见心。气收禾黍熟,风静草虫吟。缓酌樽中酒,容调膝上琴。”这首关于处暑的唐诗,描绘了一幅惬意的秋日小酌图,只见诗人在秋日的阳光下,听着虫鸣鸟唱,悠闲地喝着杯中酒,然后调好琴,再弹一首曲子,生活的滋味尽在其中。

  秋季万物丰收,我市栾川县的“农历二十四节令”中记载了当地处暑“打秋”的习俗。处暑过后,核桃、大枣、板栗等逐渐成熟,这时就会有农民拿着竹竿等工具将它们打落,民间称之为“打秋”。

  “迎秋”“乞巧”民俗真不少

  史料记载,处暑前后的许多民俗与祭祖和“迎秋”有关。农历七月十五,民间有关于中元节的祭祀活动。时至今日,中元节已经成为祭祖的重要节日。

  处暑时节的“迎秋”也是沿袭已久的民俗活动。刘百灵说,处暑之后,秋意渐浓,正是人们畅游郊野迎秋赏景的好时节。处暑过,暑气止,天高云淡,不像夏日浓云成块。民间“七月八月看巧云”之说,就有“迎秋”之意。

  今年处暑节气后还有一个传统节日——乞巧节。农历七月初七乞巧节开始于两汉时期,反映了我国传统农耕社会男耕女织的生活方式。

  晋人傅玄在《拟天问》中说:“七月七日,牵牛织女会天河。”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乞巧节,人们会在这天穿针乞巧、守夜祈福。到了唐朝,人们除了在庭院中设瓜果酒桌,还会捉来蜘蛛放到盒子里,通过观察蜘蛛织网“乞巧”。

  过去栾川等地的姑娘们还会在农历七月初七这天,将一碗水放在烈日下暴晒,然后将小针投到碗内,俗称“丢针”。如果谁投的针能浮于水面,投针的这位就是“巧姑娘”;如果针沉到了碗底,那这位姑娘就要再投一次了。

  “处暑摘新棉”收获季将至

  刘百灵介绍,处暑有三候:“一候鹰乃祭鸟,二候天地始肃,三候禾乃登。”传说老鹰是一种义鸟,虽然它在这个时候大量捕捉其他鸟,但不侵害正在哺育幼鸟之禽,并且在捕猎前有祭鸟之举,所以古人称老鹰为“义禽”。

  “天地始肃”是说这个时节天地间出现了肃杀之气,万物开始凋零。“禾乃登”的意思是秋作物逐渐成熟,此时谷类作物均已出穗,如仍未出穗则无好收成。在我市栾川地区,还流传着“处暑不出头,割谷喂老牛”的民谚。可见,处暑与农业生产及农事安排紧密相关。

  《洛阳市志·民俗志》中提到洛阳传统节气候应中,处暑的候应是“水稻抽穗、种植白菜、红薯可食、玉米乳熟”。“天怕起秋旱,人怕老来贫”“秋社有雨谷连阡,秋社无雨不种田”,这些豫西地区的民谚,说的就是秋天的雨水和庄稼的密切联系。

  处暑之后,正是河南、山东等地区农收的繁忙时节。在山东谚语“处暑摘新棉”“处暑动刀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农忙时节农民抢收棉花、挥动镰刀的忙碌。河南一些地区也流传着“立秋处暑八月天,防治病虫管好棉”等农谚,意味着收获的季节即将到来。(记者 李砺瑾/文 贾建民/图)

[ 责任编辑:唐好优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相关阅读
因“眼斜”自卑多年 医生助他重拾自信
因“眼斜”自卑多年 医生助他重拾自信
  • ·健康快讯:洛阳市妇幼保健院中医儿科门诊开诊
  • ·健康快讯:河科大二附院开展“特应性皮炎健康之途”义诊活动
  • ·咳嗽、打喷嚏漏尿怎么办?
  •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魏坡拉开新序章 古今融合看点多
  • ·花开洛城满目春 健身赏景觅野趣
  • ·漫游东关大街 寻迹“孔子问礼”
  • ·观烂漫春花 赏河山春色
  •  
    新闻排行
  • 畅行336个城市!洛阳已发行带交通功能...
  • 洛阳114名河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
  • 多种合作模式可选择 洛邑古城片区发出...
  • @洛阳人,“五一”假期这些地方能充值...
  • 洛阳集中开展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专...
  • 洛阳市市场监管局提醒:住宿免费穿汉...
  • 每位劳动者都是超人!劳动节,致敬每...
  • 寻找张宇!12年里,你可知道妈妈流了...
  • 洛阳首届榴莲狂欢节开幕 活动持续至5日
  • 新一期洛阳市青年艺术夜校开始报名
  • 百姓呼声
    应天门北广场商业房屋与景区氛围谐调吗?
    邙岭大道中沟站附近为何下雨就积成河?
    精彩图片
    铁骑加紧训练 护航牡丹...
    厨师李治峰:传承不守...
    栾川县秋扒乡白岩寺村...
    增设公益服务设施 提升...
    精彩热帖

    一座城 一朵花

    荷包牡丹串串红

    红山樱桃沟

    石子之眼 芳容
    /初绽芳容观牡丹
    /四月洛阳
    /天津晓月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2002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河南法铎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