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把党建工作摆在全市‘十三五’发展大局中谋划安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确保今年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一落到底、见到实效。”
“要把党建工作摆在全市‘十三五’发展大局中谋划安排,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精准发力,确保今年党建工作各项目标任务一落到底、见到实效。”这是前不久召开的市委党的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副省长、市委书记李亚对全市基层党组织建设工作提出的要求。
近年,我市准确把握党的建设面临的新形势,坚定不移地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通过实施“河洛党建计划”“党建+扶贫”计划等重点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为全市经济社会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
党建示范点成为燎原星火
4月26日召开的“河洛党建计划”推进会上,特意举行了一个授牌仪式:会议对偃师市岳滩镇岳滩村党支部、洛阳金诺机械工程有限公司党支部等首批63个基层党建示范点授牌。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这些基层党建示范点授牌,是为了打造典型、树立标杆,形成星火燎原之势,这是我市开展“河洛党建计划”的题中之义。
“河洛党建计划”,是今年年初召开的全市组织工作会议上正式提出的,概括来说,就是按照“1333”(即1项工程、3个层级、3个载体、3年目标)的工作思路,打造“河洛党建”品牌,促进全市基层党建工作水平整体提升。
今年以来,我市通过“党建示范化工程”建设,抓住全面从严治党这条主线,加强农村、社区、“两新”组织等各个领域基层党建示范化建设,努力建设党建示范点、示范区、示范带,全力打造“河洛党建”计划立体框架。
6月15日,市党建理论研究中心在洛阳师范学院揭牌,该中心将成为我市打造“河洛党建”品牌、提升党建工作水平的重要智库和研究平台。除了党建理论研究中心,我市还将筹建河洛党建展馆、完善河洛党建服务平台,不断展示我市基层党建最新成果,进一步提升党建信息化水平。
实施“河洛党建”计划,我市提出“3年目标”:今年先期示范、树立标杆,2017年扩大覆盖、提升品质,2018年形成规模、凸显成效,逐步带动全市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实现整体提升。
后进村(社区)焕发新生机
汝阳县蔡店乡常岭村把废弃村庄改造成大虎岭户外运动基地,积极开发旅游产品,发展油葵、油牡丹等特色种植,成功带动当地一批群众脱贫致富。通过整顿提升,许多像常岭村这样的后进村(社区),一跃成为“明星”村(社区)。
今年年初,我市第7批169个后进村(社区)整顿提升工作宣告完成,截至目前,全市已累计开展7批1448个后进村(社区)的整顿提升工作。近年,针对后进村(社区)“软、散、乱”等问题,我市通过调整不合格党组织书记,加强“两委”干部和后备干部培养,认真落实“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健全日常管理机制,村级班子凝聚力和战斗力不断提升。
同时,市委组织部制定《后进村(社区)整顿工作季度考评办法》,进一步规范对后进村(社区)的考评方式,从工作部署、班子建设、机制完善及整顿成效等方面进行考评验收,并将整顿工作按25%的权重纳入全市基层组织建设考核,以确保整顿成效。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进一步完善“4个1”帮扶机制(1名市级领导分包指导、1名县级领导分包负责、1名“第一书记”驻村工作、1个县乡工作组具体帮扶),继续开展第8批317个后进村(社区)整顿提升工作,让更多的后进村(社区)成为“明星”村(社区)。
“党建+扶贫”迸发新能量
“党建+扶贫”,二者的碰撞,能迸发出怎样的火花?
自去年8月以来,我市按照“因村派人、因人定村、人岗相适”的原则,从各级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选派了799名综合素质高、群众基础好、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优秀干部,到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人力资源处副处长付跃武到伊川县半坡镇孙村担任第一书记后,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干:筹资15万元修建老村至新村河滩道路;筹资4.5万元对村街道进行亮化;动员党支部成员带头发展养殖业……
799名第一书记,799份沉甸甸的成绩单。据不完全统计:799名第一书记共召开各类座谈会1738次,征求群众意见6361条,落实扶贫项目136个,新发展项目172个,引进各类资金342.4万元,捐款106.2万元……
除让优秀党员干部下基层驻村锻炼外,我市还推出一揽子干部教育培训计划,通过开设专题班、示范班、流动课堂等形式,加强对全市各级党员干部、基层骨干人才的培训工作,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能力,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
今年以来,我市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回升、位次前移,趋势好于全国、全省。这与全市各级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全体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得以充分发挥是分不开的。“河洛党建计划”“党建+扶贫”等举措的深入推进实施,必将为洛阳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提供更加坚实的组织基础和力量支撑。(洛阳日报记者 李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