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居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是唐代古文运动领袖,其散文和诗歌对当世和后代均产生重大影响,苏轼赞曰“文起八代之衰”,他满腹经纶,留下许多说理透彻、文风雄奇的名篇。他不仅诫儿读书上进,还用诗文劝化世人尊重知识、尊师崇教。
幼遭变故,勤学苦读
韩愈字退之,河阳(今孟州市)人,出生于官宦世家。父韩仲卿官至秘书郎,颇有政绩。公元757年,韩仲卿卸任武昌(今湖北省鄂城市)县令,新上任的县令以及当地百姓请路过此处的大诗人李白为其撰写了《武昌宰韩君去思颂碑》碑文。去思颂碑,是古代才干卓异、政绩卓著的官员才能获得的殊荣。
韩仲卿对文学也有相当修养,曾编纂曹植文集并作序。可惜,他在韩愈三岁时就过世了。年幼的韩愈便由长兄韩会、长嫂郑氏抚养。
韩会写得一手好文章,在长安为官时因其才德很受敬重。在韩愈10岁那年,韩会被贬到广东韶关一带。路途遥遥,跋山涉水,韩会到任不久竟然病逝。孤儿寡妇举目无亲,郑氏只好带着韩愈和幼子千里还乡,扶灵归葬。
幼年连遭变故,激发了韩愈勤学苦读之心。《新唐书·韩愈传》中载,“愈自知读书,日记数千百言”“尽能通《六经》、百家学”。
后来,在长嫂的鼓励下,韩愈来到洛阳求学。他租住在两间茅屋里,穿粗布衣裳,每日两餐,过着清贫的生活,冬天舍不得生炉子,砚台墨汁结冰了,就用嘴呵气融之。他把时间都用来读书访友,“口不绝吟于六艺之文,手不停披于百家之编”。五载苦读,他在洛阳渐有声名,他积极倡导学习传承先秦、两汉时期的散文,反对当时格式华丽但束缚思想的骈体文。
19岁时,韩愈离开洛阳赴长安。然而,抱负远大的他科举三试三不第,参加吏部选拔又连连落选,连写三封给宰相的自荐信又石沉大海。“穷不自存”,他无奈回到洛阳。后来,得与才貌双全的卢小姐结为秦晋之好,卢小姐勉励他“欲成大器,必先退之”,开办学堂教书育人。如今,孟津县横水镇文公村有个文公庙,相传就是韩愈授课之地。
学识立身,诗书传家
公元795年,27岁的韩愈回河阳祭祖,遇侄儿护送长嫂郑氏的灵柩来此归葬。韩愈把满心悲痛和思念化为文字,写下《祭郑夫人文》:“蒙幼未知,鞠我者兄;在死而生,实维嫂恩”“视余犹子,诲化谆谆”,感恩伤怀,言辞真切。
颠沛流离、丧亲之痛,早年种种窘状给韩愈的思想造成的深刻影响,即便在其否极泰来、名望日隆时也未减弱。公元815年,47岁的他在《示儿》诗中写道:“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辛勤三十年,以有此屋庐。”告诉儿子,自己在京城白手起家,唯凭过人学识和数十年辛劳才有了立身之所。
次年,韩愈写就《符读书城南》一诗,系统阐述了自己诗书传家的理念,文章通俗易懂且说理透彻。符是韩愈儿子韩昶的小名,那年十八岁。
“木之就规矩,在梓匠轮舆。人之能为人,由腹有诗书。”他通过木材成为有用器物的过程和人之所以成为人的道理,告诉儿子诗书、学识对于人的重要性。“金璧虽重宝,费用难贮储。学问藏之身,身在则有余。”则阐述了学问才是让人终生受益的真正财富的道理。
诗中生动描述了“学之力”给人的成长带来的巨大差别:两家同时生了孩子,“贤愚同一初”;十二三岁“头角稍相疏”,略有差别;然而,“三十骨骼成,乃一龙一猪”。学与不学,天上地下。
“诗书勤乃有,不勤腹空虚。”“岂不旦夕念,为尔惜居诸。”他还告诫儿子,学问唯有珍惜光阴、勤学苦读才能拥有。
针对当时的修道习气,韩愈专门作诗曰“人生处万类,知识最为贤。奈何不自信,反欲从物迁”,强调只有学问使人区别于自然万物。
尊师崇教,提携寒士
韩愈25岁才中进士,34岁任国子监四门博士。公元806年,韩愈担任权知东都国子监博士,两年后担任国子监博士兼都官员外郎,分司东都兼判祠部。这次,他在洛阳居住了8年。
国子监是自隋代设立的最高教育行政机构,韩愈已成为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他乐于帮助寒士文人和提携后人,皇甫湜(shí)、牛僧孺、张籍、孟郊、贾岛、李贺等人都曾得到他的指点和提携,留下不少佳话。
诗人贾岛留下的“推敲”典故,就和韩愈有关。贾岛在骑驴苦吟时误闯到韩愈的仪仗队里,韩愈不仅不责怪,还和他共同“推敲”,两人就此成为好朋友。
昌都(今宜阳县)诗人李贺,年纪轻轻才华横溢。一些嫉妒李贺的人说,其父名叫“李晋肃”,“晋”“进”同音,故李贺应避“家讳”,不能参加进士考试。韩愈仗义执言,专门写下了著名的《讳辨》大声疾呼:“父名‘晋肃’,子不得举‘进士’;若父名‘仁’,子不得为‘人’乎?”
韩愈三进国子监,曾任国子监祭酒(最高长官)。他力改当时的“耻为人师”之风,广招后学亲授学业,留下了《师说》《马说》《进学解》等尊师崇教、激励后人、识才用才的名篇。正因此,他57岁病逝后,得谥号“文”。本报记者郭宁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