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筑白堤,龙门开八滩,倡乐府,诗讽喻,志在兼济天下。
履道凿园池,香山卧石楼,援丝竹,赋青山,乐于独善其身。”
这是悬挂在龙门东山白园乐天堂的一副长联,是白居易一生为文为官的写照。
从32岁任校书郎起步,一直到70岁时仍任太子少傅,白居易矢志追求的只有两件事:为官,兼济天下;为民,独善其身。他不仅为后世留下了3000多篇广为传诵的诗文,更以“清白遗子孙”为毕生追求。
长辈为官廉且勤
幼承家训养品行
“家是万化之源”,白居易优秀品行的养成,也受益于对长辈们言行的耳濡目染。
白居易的父亲白季庚曾任徐州别驾(官职名,为州刺史的佐官)等职,为人刚直不阿,为官颇有善政,常常教导白居易要以清正廉洁、忠贞报国为念。
后来,白居易投奔在溧水县(今南京市溧水区)当县令的叔父白季康。白季康非常喜欢这个有诗赋天才的侄儿,将他留在身边。
史料记载,白季康为官清正勤政,致力于为民除“三害”(蝗灾、火灾、水灾),亲身下田劳作,赤脚挑担固堤。后人称赞他治理下的溧水“蝗不入境,火不延二,水不停宿”。
白居易考上进士后,白季康告诫白居易:“为官之道,一要克己省身、自奉俭约,二要秉公执法、不畏强暴,三要施惠于民、革除弊政,四要身体力行、躬身实践。”
正是在长辈们的影响下,白居易怀着“达则兼济天下”的志向,一心想“唯歌生民病,愿得天子知”。
为民造福受爱戴因取山石而自责
刚入仕途时,白居易担任校书郎,对待遇很满足,在诗中说“俸钱万六千,月给亦有余”。不久,因才干被升为左拾遗,薪水涨上去了,他赋诗曰:“月惭谏纸二百张,岁愧俸钱三十万。”到苏州任刺史后收入又增加了许多:“十万户州尤觉贵,二千石禄敢言贫。”
随后,白居易被调回京城,为宾客分司,工资已是他刚入仕时的数倍:“俸钱八九万,给受无虚月。”为太子少傅时工资最高:“阴俸百千官二品,朝廷雇我做闲人。”
白居易不断地“公示”收入,是为了不给别人行贿的理由,也不给自己留下受贿的空间,可见白居易之清正廉洁。
任杭州刺史时,白居易为百姓筑堤浚井,百姓把他主持修建的西湖堤称为“白堤”;任苏州刺史时,他带领州民开七里山塘河,沿山塘河扩展山塘路,大大便利了灌溉和交通,使得山塘地区成为繁荣的江南市井。
为民造福,让白居易赢得了百姓的爱戴。他离开苏州的那一天,百姓拥上街头为他送行,哭声震天。那情景,有洛阳诗人刘禹锡之诗为证:“苏州十万户,尽作婴儿啼。”
即便如此,白居易廉洁自守得堪称严苛。任职期间,白居易从未收受过任何贿赂或索取过任何物品。卸任杭州刺史后,两袖清风的他,只带走了自己所捡的两小块天竺石。
一天,他把玩石块时,觉察到这也是一件“伤清白”的事!悔恨中,他写下了一首“自责诗”:“三年为刺史,饮冰复食蘖。唯向天竺山,取得两片石。此抵有千金,无乃伤清白。”
与妻共勉要清白
教育晚辈勿奢靡
白居易晚年隐居于龙门香山寺。当时,龙门伊河段有八节滩、九峭石两处险滩,行船之人到了八节滩,都要下水拉船。天寒之时,船夫一边喊着号子,一边冻得牙齿打战。白居易见此情景,寝食难安,发愿整治八节滩。他四处游说,劝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组织了一支民工队伍。但筹集的经费还是不足,白居易就拿出自己的积蓄,还变卖了心爱的皮袄和为好友元稹写墓志铭所得的银鞍玉带等。
八节滩治好了,行船之人再也不用受拉纤之苦,白居易也留下了“心中别有欢喜事,龙门开得八节滩”的诗句。
白居易在自身清正廉洁、淡泊名利的同时,还教育家人、晚辈要节俭、清廉。
他在《赠内》诗中写道:“君家有贻训,清白遗子孙。我亦贞苦士,与君新结婚。庶保贫与素,偕老同欣欣。”他新婚燕尔就想到要与妻子恪守妻家祖上“清白遗子孙”的家训,保持清白、节俭的生活作风。
白居易晚年得子,却不幸夭折,于是他把教育热情倾注在了侄辈的身上。他在《狂言示诸侄》中是这样说的:“一裘暖过冬,一饭饱终日。勿言舍宅小,不过寝一室。何用鞍马多,不能骑两匹……”教导晚辈们要知足常乐,切勿贪婪、奢靡。
他在《闲坐看书贻诸少年》中写道:“劝君少干名,名为锢身锁。劝君少求利,利为焚身火。”劝导年轻人看淡“名”“利”,不要成为追名逐利之徒。(洛阳日报记者 戚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