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圣杜甫,千古流芳。他虽仕途失意、半生飘零,却始终不改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把追求、抱负和情怀倾注于笔端,用一首首沉郁顿挫的诗歌呈现了一曲唐代由盛到衰的时代悲歌,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在诗中,他也表达了自己“穷年忧黎元”“济时肯杀身”的报国爱民思想,并写下多首教育后辈的诗歌,以这种形式来传递家风。
奉行积极入世的人生观
杜甫出生于文学世家,其十三世祖杜预是西晋镇南大将军,封当阳县侯。杜预文武兼备,撰有《春秋左氏经传集解》,对后世研究《左传》具有重要的影响。
杜甫的祖父杜审言,对杜甫的影响更大。杜审言是初唐“文章四友”之一,杜甫“诗是吾家事”的自信和责任感多半源自祖父的诗歌成就。先祖的杰出作为,激励着杜甫奋发向上。
杜甫幼年丧母,在外为官的父亲无法照顾他,就把他送到洛阳的姑妈家寄养。姑妈知书达理,视杜甫如己出,将其悉心抚养长大,并教他读书。
杜甫七岁能诗,十四五岁时诗文就名扬四方,得到洛阳名士李邕、王翰、崔融等人的赞赏。杜甫少年时即怀抱“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的政治理想,立志要辅君报国。
杜甫继承了杜氏奉儒守官的家风,他在《进雕赋表》说:“自先君恕、预以降,奉儒守官,未坠素业。”“奉儒”是家族崇儒的观念,“守官”则是家族成员投身仕途的传统。所以杜甫的一生都为实现这种“素业”而努力。
在这样的家风濡染下,杜甫自然也希望儿子宗文、宗武延续杜氏门风,不违仁,不忘本,践行儒家积极有为的人生观,著济世之文,行修齐治平之事。
教育后代重仁义、践孝道
然而,杜甫渴望在政治上有所成就的理想始终没有实现。杜甫对自己的才能颇为自信,立志辅君报国,但一生只当过几任小官,颠沛流离,尝尽悲辛,抱负和才华始终得不到施展。
晚年,杜甫百病缠身,却依旧不忘济世之心,所以他对后辈寄予厚望,常作诗来教育子女。
写《催宗文树鸡栅》时,杜甫养了50只鸡。这些鸡“蹋藉盘案翻”,杜甫吩咐修起栅栏,编笼子将鸡圈养起来,作诗曰“我宽蝼蚁遭,彼免狐貉厄。应宜各长幼,自此均勍(qíng)敌。”即有栅则鸡不啄蚁,有笼则狐不噬鸡,使鸡、蚁和狐各守本分,不相互侵扰危害,借此感召儿子杜宗文心存仁爱、善待生灵。
杜甫在《又示宗武》中说:“曾参与游夏,达者得升堂。”曾参是孔子弟子中孝行的典范,所著《孝经》认为孝是一切道德的根本和总和,自己更要身体力行侍奉父母。杜甫希望儿子能以曾参为榜样,践行孝道,并影响世风。
在杜甫的教育下,后辈们也从小懂得为父母分忧。从“儿扶犹杖策”“儿扶立钓矶”“远归儿侍侧,犹乳女在旁”等诗中,可以看出在杜甫晚年,儿女们对他生活起居的照顾已到寸步不离的地步。
告诫儿子
莫做“白首郎”
杜甫很喜欢小儿子杜宗武,所以对宗武的教育格外用心。
他在《宗武生日》中写道:“小子何时见,高秋此日生。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熟精文选理,休觅彩衣轻。凋瘵筵初秩,欹斜坐不成。流霞分片片,涓滴就徐倾。”“自从都邑语,已伴老夫名”,写出对宗武的疼爱及对其诗歌创作的鼓励。“诗是吾家事,人传世上情”,更是对宗武承担家族使命的期望。
杜甫还在《元日示宗武》中写道:“处处逢正月,迢迢滞远方。训喻青衿子,名惭白首郎。”写这首诗时,杜甫一家在离乱逃亡之中,虽然生活极不安定,但杜甫认为这种经历对儿子是很好的磨炼和教育。杜甫告诫儿子,要从小努力奋发,不要荒废了岁月,等成了“白首郎”而悔恨不已。
虽然宗武无诗流传于世,宗武并没有辱没家风,只是因为时运不济,世乱家贫,未能实现父亲弘扬诗风的遗愿,但他将杜甫所传授的家风精神传递了下去。
元稹在《唐故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中记载:“子美之孙嗣业,启子美之柩,襄附事于偃师。途次于荆,雅知予爱言其大父为文,祈予为志……”宗武的儿子嗣业,于唐宪宗元和八年(公元813年),在杜甫去世40余年后,将杜甫的灵柩从湖南耒阳迁葬于河南偃师,归葬祖茔,实现了杜甫生前的愿望。(洛阳日报记者 戚帅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