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到栾川探访伊河源头,走了一段冤枉路,原本该到陶湾镇三合村,采访车却一直开到了叫河镇叫河村。
上周到栾川探访伊河源头,走了一段冤枉路,原本该到陶湾镇三合村,采访车却一直开到了叫河镇叫河村。
既然邂逅叫河,那就说说叫河吧。
叫河,原名淯(yù)河。中国地势西高东低,河流大多自西向东流,但淯河自东向西流,于栾川县冷水镇发源,最后注入丹江口汇入长江。
这让人想起河西走廊的疏勒河,这个“河西第一大河”,流向跟叫河一样。
想起疏勒河,就想起诗人傅天琳的名作《疏勒河》:“日月往西,都说日月的方向是男子的方向。水流往东,都说水流的方向是女子的方向。而我要追随你西去了,径直往西去……”
缠绵得让人心生爱意。
洛阳的才子们,也为叫河写一首诗吧!
给叫河写的诗显然不能缠绵,因为自淯河之后,它还有新的名字“犟河”。洛阳人说“犟”,你懂的,一般指九头牛都拉不回来的男子气概,跟缠绵扯不上边。
别的河都是自西向东流,偏淯河自东向西流,在当地人眼里它很“犟”,于是叫它“犟河”。
“犟河”念着念着,就成了叫河。
叫河上有一座桥叫“犁水桥”,一听名字就知道它很有来历。
叫河从东往西流,流着流着被一座石山挡住了去路,再“叫”再“犟”也冲不过去,久而久之,它就在受阻处“叫”出了一个深潭,而后拐个大弯才流出去。
叫河受困,不仅阻碍交通,而且引发水患,冲毁良田,当地人苦不堪言,幻想着能为叫河打开一条通道,让其顺流直下。
帮助当地人实现愿望的是一位白胡子老头。一天夜里,一村民梦见有位白胡子老头借他家的犁和牛,说要犁山口,他迷迷糊糊地答应了,而后被一声巨响惊醒。他出门一看,阻挡河水的山口被犁开了,叫河水欢腾而下,再看自家的牛浑身湿淋淋的,卧在那里直喘粗气。
后来,人们在犁开的山口处建了一座桥,起名“犁水桥”。(洛阳晚报记者 陈旭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