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是洛阳市实现“文化惠民”的一项重要内容。自2007年以来,已连续举办9年,每年参与活动的群众近300万人次。2009年,该活动被评为“全国特色广场文化活动”,2010年,被文化部评为全国第十五届“群星奖”,成为全国群众文化活动知名品牌。
该活动经过9年的创新与提升,形成了“八音联欢”的演出模式。
一、开展专场文艺演出,唱好“主题曲”
在此项活动中,分别邀请了各县(市、区)的专业演出队伍组织专场文艺演出、各在洛的大中专院校专场文艺演出、群众业余文艺团队专场文艺演出、文化馆馆办文艺团队演出、市老干局老科协专场文艺演出、专业艺术院团专场文艺演出、以及文化志愿者团队专场文艺演出等。这些文艺演出成了“河洛欢歌”的中坚力量。
二、开展百姓舞台比赛,唱好“间奏曲”
该项活动是洛阳市政府的文化惠民活动,其目的就是活跃丰富广大市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为了让更多的群众参与进来,使不同的群体都能找到合适的文化活动项目,让不同的变被动的文化观赏为主动的文化参与,让群众真正成为文化活动的主体,在每天上午的专场文艺演出之后,都会安排一些群众登上舞台,展示风采。有了群众的广泛参与,就能我激发出群众共同创造文化的激情。活动组委会邀请有关专家和现场观众组成评委会,在百姓舞台参赛选手中现场评出“每日一星”奖,并现场颁发荣誉证书和奖品等。
三、开展牡丹服饰创意大赛,唱好“交响曲”
洛阳素有牡丹花城的美誉。每年的牡丹文化节期间正是洛阳赏牡丹的好时节。为了在“河洛欢歌”中彰显牡丹的文化元素,组织了以牡丹花为主题的洛阳牡丹服饰创意模特大赛。所有参赛选手的服饰必须设计有牡丹的元素,大家开动脑筋,设计出了一套套优美的服饰。舞台之上,身着牡丹服饰的选手翩翩起舞,构成了一道流动的牡丹风景。
四、开展戏曲票友大赛,唱好“变奏曲”
洛阳市的戏曲有很深的群众基础,地方剧种除有豫剧和洛阳曲剧外,还曾有越调、京梆子(河北梆子)、京戏(京剧)、二夹弦、怀梆、罗戏、蒲剧等,民间喜爱戏曲有票友更是多不胜数。为此,每年都会安排戏曲票友大赛,以满足观众的需求。
五、国际文化友好交流展演,唱好“狂想曲”
为了使这项活动更具广泛性,还植入了“国际元素”,增加了国外民间艺术表演团队演出,让观众朋友们现场领略异国文化的风采。2015年就邀请了荷兰民间艺术表演团队登台演出,表演了8个节目。
六、开展牡丹歌曲大家唱,唱好“圆舞曲”
在2014年成功举办“牡丹歌曲大家唱”演出专场、对各县市区进行歌曲专项培训的基础上,2015年该活动继续提升。和市电视台法制频道联合,于4月28日推出“牡丹歌曲大家唱”电视大奖赛优秀节目的展演,讴歌牡丹文化。
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展演,唱响“叙事曲”
洛阳市的国家级、省级、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中,有不少是曲艺类的,为了弘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每年的“河洛欢歌”期间,都组织有非遗项目展演。河洛大鼓、曲剧、南庄木偶戏、嵩县背装等都是很受群众欢迎的节目。
八、省群星奖获奖节目展演,唱响“进行曲”
新增省群星奖获奖节目展演。省群星奖是省级文化艺术政府奖,获奖节目代表了省内群文艺术的较高水准。通过和省内其他地市的文化联动,邀请了来自郑州、漯河、平顶山、开封等地的省级群星奖节目前来助阵,提升了活动节目质量。
中国洛阳牡丹文化节文化“河洛欢歌·广场文化狂欢月”活动,自举办以来深受广大市民及外地游客的欢迎,也是洛阳市创建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的品牌项目,形成了洛阳市广场群众文化活动一道独特的亮丽风景线。(市文化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