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丕(公元187年—公元226年),字子桓,是魏武帝曹操与卞氏的长子;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
曹丕(公元187年—公元226年),字子桓,是魏武帝曹操与卞氏的长子;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曹魏开国皇帝,去世后庙号高祖,谥为文皇帝。
曹丕在位期间,平定边患,重视文教,重修孔庙,大兴儒学。他自幼好文学,是建安文学的领军人物之一,与其父曹操及其弟曹植并称“三曹”。
外治武功内修文学
《典论》是曹丕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论文》是其中的一篇。
曹丕善击剑骑射,在《典论》中自诩其非凡箭艺,能“左右射”,可谓文武兼备。
有一次,曹丕和平虏将军刘勋、奋威将军邓展共同饮宴。曹丕一向听说邓展精研武术,擅长运用各种兵器,而且还能空手入白刃,因此,曹丕就和邓展谈论起剑术,谈着谈着曹丕直率地说:“我过去对剑术曾经有过研究,而且也得到高明的传授,我觉得你刚才所说的某处是不对的。”
邓展听了曹丕的话,很不服气,要求和曹丕在实战中较量一下。二人下殿对打起来,几个回合下来,曹丕连续三次都击中邓展的手臂,左右皆大笑。
曹丕幼年时即苦读诗书,学识渊博,是落笔成文的大才子。他情感丰富而敏锐,视角独特,洞察力极强。
他在文学理论方面有独到的建树,在《典论·论文》中提出文章乃“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将文章提到如此高的地位,实是前无古人。他又说:“文以气为主。”因而文学作品要抒发真情,要有个人的风格、风韵和风采,从而使中国文学由自发向自觉时代过渡。《典论·论文》开创了文学批评的风气,为中国文学批评之祖。
在文学创作上,曹丕《燕歌行》开七言诗的先河,这是今存最早的一首完整的七言诗。曹丕流传下来的有诗40余首,文十余篇。明朝时,其诗文集结成《魏文帝集》。
重建洛阳倡导儒学
东汉末年,董卓犯洛阳,疯狂烧杀抢掠,洛阳城一片萧条,残破不堪。曹丕当皇帝后,立即下令重建洛阳城。此诏书一下,大多臣子赞成,但也有一部分人反对。他们认为武帝(曹操)在许昌多年,其城防坚固,周边土地肥沃,适合做都城。曹丕认为洛阳地理位置优越,是天造地设的都城。一些人仍表示反对,曹丕大怒:“你们贪恋许昌,无非为私家产业。私而忘国,断不可行!”于是下诏让技师设计,定方位,绘蓝图,组织民工动手修建。魏之洛阳城,规模宏大,东起偃师西,西至今老城,不到两年时间,新建的洛阳城完工。曹丕大悦,举行庄严盛大的宴会庆祝。百姓也欢呼雀跃。由此,魏王朝的威望也树立起来。
曹操主张“唯才是举”“不拘一格用人才”,轻视儒教,太学逐渐衰败。董卓到洛阳,又焚烧太学及经典。面对历史遗留和悲惨现实,曹丕常常感叹,并说治国必须以儒学,人伦之礼不可废也,而教育尤需先行。
既然倡导儒教,重视教育,就要推崇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曹丕登皇位第二年就下诏书赞扬孔子:“可谓命世之大圣,亿载之师表者也。”将孔子定为大圣、亿万年的老师,是曹丕的首创,影响极为深远。他诏令孔子的后代传人孔羡为宗圣侯,“邑百户,奉孔子祀”,并下令重修孔府、孔庙,让官吏和士兵守护;除孔府、孔庙外,又建房舍,让四方学者居住。
访民疾苦诏令薄葬
曹丕即位后,下令百姓开垦荒地,军队继续实行屯田制。此政策得到广泛支持,洛阳、许昌、安阳周边地区,荒地有人耕种,百姓有了住处,也有了粮食,军队屯粮充足,这为以后司马氏掌权灭东吴奠定了基础。
与此同时,曹丕给水旱灾区百姓发放粮食,并派官员去巡视,“以冀州饥,遣使者开仓廪赈之”“遣使者循行许昌以东尽沛郡,问民所疾苦,贫者赈贷之”,派官员考察千里,问民间疾苦,确为得民心之善举。
同时,他还极力反对公报私仇,下诏书说:“敢有私复仇者皆族之。”汉末动乱数十年,军阀混战,地方派系厮杀,胡乱杀人的现象不时出现,曹丕正是抓住了这点,才严厉警告,以图天下安定。
曹丕一改前代厚葬之风,下令薄葬。曹丕认为:“自古及今,未有不亡之国,亦无不掘之墓也。”他认为人都要死,盗墓之事从未中断,皇帝墓也难以避免。曹丕主张薄葬,他死后薄葬于洛阳首阳山南。(朱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