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字文举,今山东曲阜人,孔子第二十代孙。幼年聪慧过人,酷爱读书,为人谦恭有礼,性格刚烈,常常发表为权贵所不爱听的意见。孔融曾任北海相,勤政为民,后因其性格刚直,终酿成杀身之祸。他著有文章数十篇,诗、颂、碑文等多篇,是建安七子中年龄最大者。
少年谦让又聪慧
《三字经》中有“融四岁,能让梨”的记载,四岁的孩子懂得礼节,懂得谦让,确实值得赞赏。
孔融的祖父过六十岁生日时,宾客盈门。席间,孔融的母亲让孔融将一盘梨分给宾客。孔融自己挑一个最小的,余则按客人的年龄分送。客人赞赏:“你为何拿最小的?”孔融回答:“树有高低,人有老幼。尊老敬老,为人之道也。”
孔融十岁时,随父亲到京城洛阳。此时洛阳太守李膺(yīng)正在府内同客人谈话。守门人不让孔融进门,问他是谁家的小孩。孔融回答:“请通报太守,山东孔融来访。”门人问:“有无红帖?”孔融答:“我家和李家世代相交,又有师生之谊,无需红帖。”门人让孔融进去。李膺问:“你我两家何来世代交情?有什么师生之谊?”孔融严肃回答:“几百年前,我先祖孔子到洛阳问礼于老子,这是尽人皆知的。孔、李两家交情久远,缘何非世交?你先祖李耳给我先祖孔子讲‘礼’,这就是师生啊!”李膺及客人们听后大笑,频频点头:“说得对呀!小小年纪,真让人钦佩!”
母子三人争担罪
孔融十三岁时,父亲孔宙去世。孔融本是大孝之人,父死则悲伤至极,以致身体受损,需人扶持才能起来。此时,恰巧名士张俭为朝中中常侍所嫉恨,并被各州郡通缉。张俭逃到孔融的哥哥孔褒家中,而孔褒不在家。张俭看孔融年纪太小,不敢告诉他来此的原因,且窘迫之极,面有难色,犹犹豫豫,不知去好还是留好。孔融见状,立刻明白张俭的心态,笑着说:“我哥虽未在家,我难道不可以做东道主,迎接你这位贵宾吗?”于是张俭放心地住在孔家。但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后来消息泄露。因张俭人品好,学养深厚,自国相以下的人都秘密压下此事,张俭得以逃脱,但牵连了孔褒、孔融,二人皆被捕入狱。
官府弄不清谁先收留的张俭,也无法定谁有罪。孔融说:“张俭来时,我哥不在家,是我收留的他。如有罪,我承担。”他哥哥说:“张俭是来找我,并非找我弟弟,因此罪应在我。”他母亲也到官府,对主办人说:“我是一家之长,年长人应承担家事,罪责在我。”
孔家一家人争担罪责,也就是争着赴死,真是历史上少有的奇人奇事!郡县无法决断,只得上报朝廷。诏书说孔褒有罪,应承担罪责。此事轰动朝野,孔融名声大振。
刚直为民敢担当
东汉末年外戚和宦官当权,贪污之风吹遍全国,到了无官不贪的地步,加上天灾、瘟疫,百姓生活极其困难。司徒杨赐征召一些人明察暗访,欲将一些贪污犯罢官,孔融也参与了这次活动。但杨赐并不敢触动最大的贪污犯,更不敢触动外戚和宦官,而孔融对此类人恨之入骨,他大胆揭发这批握有实权的官员及其家属,罗列事实,申明按刑律应处以死刑。杨赐一听,惶恐之极,对孔融严加斥责。孔融听后说:“什么反贪,只是骗人的把戏而已!”
公元184年,河南府尹何进即将升为大将军,杨赐让孔融拿着他的名片前往何府祝贺。何府看门人迟迟不予通报,孔融愤而将名片夺回,回到杨府。杨赐很生气。孔融大声说:“如此谄媚之事,我干不了!我即刻辞职。”于是甩袖离开。
何进认为孔融做事丢了他的面子,想派人杀了孔融,有人对何进说:“孔融有盛名,将军如果杀他,四方之士也不会同你交往了,不如以礼相待,使天下人知你的胸怀博大。”何进同意,将孔融提升为侍御史,但孔不会在官场周旋,还是托病辞职回家了。
董卓擅权时,焚烧洛阳。那时,董卓看中孔融的名气,欲任用他为自己办事。孔融本来就瞧不起董卓,便与之争吵。董卓大怒,将孔融派到黄巾军活动最激烈的北海国(今山东乐昌西)为相,想借黄巾军之手杀掉孔融。
孔融到任后,召集士民,聚兵讲武,加紧训练军队,又同各县联络。此时,因讨黄巾军之张饶刚打了败仗,孔融就召集被黄巾军蒙蔽的四万多百姓,在此处再设城邑,并设立学校,有时还亲自讲课,举荐贤人郑玄也在此讲课并安抚百姓。他对百姓赈济粮食,修建房舍,使百姓暂时有衣有食,若有百姓死了,就以礼安葬。种种善举,深得群众赞赏,人称“孔北海”。
得罪曹操终被杀
建安元年,曹操挟持汉献帝至许昌,召孔融为官,升少府。此时,曹操掌权,儒教衰败,各地英雄、武夫、盗贼并起,袁术竟在九江称帝。朝中大臣提出种种“治国办法”,如恢复肉刑,将投靠袁术而死的人厚葬等,孔融均严词驳斥,得罪不少人。
官渡之战后,曹操占领了邺城。曹丕娶袁绍儿媳为妻,孔融不满,写信给曹操,中有“武王伐纣,把妲己赏赐给周公”,后来曹操问此话出于何经典,孔融答:“按现在的事情看,是想当然耳!”
建安十二年,曹操北征乌桓,孔融讥笑:“将军可一并北征,直到漠北,把当年苏武被偷的羊讨回。”曹操鉴于粮食不足,下禁酒令,孔融极力反对……如此种种,令曹操难以容忍,于是曹操指使人说:“孔融招合徒众,欲图不轨。”且以“谤讪朝廷”“不尊礼仪”等罪名,于建安十三年八月将孔融处死。孔融死时年五十六岁。
曹植的《典论·论文》中将孔融列为建安七子之一,说他的文章“以气运词”“体气高妙”。孔融著有《论盛孝章书》《荐祢衡表》,他的杂诗也写得很好,有《孔北海集》传世。(朱宏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