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后,带领部队解放洛阳的原华东野战军政治部主任唐亮曾写了名为“出击豫西,转战中原”的回忆文章,发表在《燎原》第三期上。对1948年3月7日至14日首克洛阳,唐亮将军是这样评价的:“洛阳战役的胜利动摇了敌人守备城市的信心,改变了豫西解放区的局面,提高了我军的攻坚战术技能,为继续夺取大城市打下了基础。”
1948年初,解放战争的形势发生了根本变化,国民党被迫由全面防御转入重点防御。而郑州至潼关防线空虚,洛阳一地由国民党青年军206师5个团、中央炮兵4个连和独立汽车第一营把守,另有骑兵队、工兵营等,连同孟津、偃师、洛阳县的保安团,共2万余人,已陷入孤立。
战机稍纵即逝,中央军委果断下令:由华野的三、八纵队和中野的四、九纵队,组织洛阳战役。
1948年3月7日夜,华野陈(士榘)唐(亮)兵团、中野陈(赓)谢(富治)兵团协同发起洛阳战役。
3月8日,华野八纵和中野九纵出其不意地切断了陇海铁路,并接连攻占了洛阳周围重要城镇数十处,完成了对洛阳的全面包围。
3月9日黄昏,华野三纵和中野四纵分别强渡伊、洛二河,开始围攻洛阳4个城门、车站、西工及城垣外围之敌。10日下午4时,我军转攻南关,次日下午攻占城西重要据点周公庙。至此,敌外围阵地除九龙台、潞泽会馆和西工发电厂外,已大部被我军攻占。
总攻战斗于11日晚7时打响,我军分5路从城周围同时发起进攻。
华野三纵以城东门为突击重点,担任突击营的是二十三团一营。突击营在营长张明的带领下,采取连续爆破、分段突击、交替前进的战术,在30门大炮的有力支援下,于12日0时40分攻破东门。
中野四纵以城西门为主攻方向。西门是敌城防的强点,城墙高且厚,外壕宽约10米,上面架着一道长桥,城外地形开阔。12日中午,我军决定强攻西门,调二十八团担任主攻,二十九团和三十团担任助攻。
至12日15时,各路攻城部队已突破敌城垣主阵地,会师城内,对敌人进行分割围歼。
经过临时休整,解放军于13日晚向敌核心阵地西北运动场发起猛攻。经过一日一夜激战,14日夜,206师师长邱行湘被俘,洛阳解放。
就在我军攻占洛阳的同时,国民党援兵胡琏和孙元良的部队已越过登封、黑石关向洛阳逼近。鉴于已达到歼灭敌有生力量之目的,为了摆脱敌援军的合围,我军在处理完善后工作后,主动有秩序地撤离洛阳。17日,我军全部转移到洛阳以西、以南地区,休整待机。
(记者 孟国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