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屯位于偃师市缑氏镇与巩义市交界处,全村有3000多人,村里人一直保留着从祖上传下来的制鼓手艺。从20世纪80年代起,马屯的制鼓家庭作坊不断涌现。如今,借助网络,马屯人的制鼓生意越做越大。
马现锋亲自制鼓。
背后
“制鼓大王”屡创奇迹
“西安鼓楼上,有俺爸做的鼓”
马现锋的父亲叫马遂安,素有“制鼓大王”之称,尤其擅长制作特型鼓和大型鼓。马现锋17岁就开始跟父亲学习做鼓手艺,3年后基本掌握了父亲的整套手艺。前两年其父过世后,马现锋夫妇开始经营鼓厂。
“闻名全国的西安鼓楼上有一面直径为3.1米的大鼓,就是我父亲制作完成的,当时曾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回忆起这些,马现锋十分自豪。马遂安还复原了中国历史上的近百种鼓。这些鼓至今仍陈列在西安鼓楼的二楼展厅里。
曾制作“天下第一大鼓”
马现锋说,2006年他与父亲一起制作了“天下第一大鼓”。这面鼓直径达3.48米,高度为1.89米,现在还珍藏于南岳大庙。
“天下第一大鼓”是湖南旅游节组委会为南岳衡山国际寿文化节量身定制的。据说当时组委会工作人员来到马屯村联系订制大鼓时,一听大鼓的直径要达到3.48米,没有鼓厂敢接这个业务,最后马遂安父子壮着胆子接了下来。在这面“天下第一大鼓”的制作过程中,马遂安父子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
因为鼓的直径达3.48米,整张牛皮的直径就需要4米以上。为了搜寻合适的牛皮原料,父子俩几乎跑遍了全中国,最后终于花巨资从德国买回了一张合适的牛皮。为了得到韧性和硬度适中的杨木,马遂安还专门前往嵩山深处寻找。“在蒙鼓皮时,我跟父亲用了整整5天时间,光是鼓钉就用了6000多个。”马现锋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