含嘉仓遗址保护区大门
含嘉仓160号窖遗址
核心提示隋炀帝迁都洛阳并开凿大运河后,天下交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作为一条生命线,大运河的主要使命就是漕运,漕运最主要的物资就是粮食。含嘉仓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粮仓,也是大运河最重要的配套设施之一。
1 曾为“天下第一粮仓”
含嘉仓是隋唐时,特别是唐代东都城内的一座大型国家粮仓。含嘉仓又叫含嘉仓城,是隋唐东都城的重要组成部分,东西宽612米,南北长710米,总面积43万平方米。1971年,国家有关部门开始对含嘉仓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探出密集且有秩序排列的粮窖287座。
市文史专家赵跟喜介绍,含嘉仓位于隋唐东都城东城北,圆壁、曜仪两城之东,也就是今天洛阳老城西北郊。其北依邙山,南靠老城北墙,陇海铁路横贯其间。
对于含嘉仓的修建年代,专家们有分歧:有人认为含嘉仓与东都同时兴建,也有人认为其为唐代增置。但专家们一致认为,含嘉仓作为仓城使用并发展为天下第一粮仓是在唐代。
专家推测,隋末东都城的粮食不集中,战事起后,城外粮窖被占据,洛阳终因严重乏粮而被攻破。于是,李世民从中吸取教训,将粮食储藏于城内含嘉仓,并随着储粮量的增加,增筑粮窖,含嘉仓才形成后来的规模。
史载,唐玄宗天宝八年(公元749年),全国主要大型粮仓储粮总数为1266万石,而含嘉仓就储粮583万石,占近1/2,是当时规模最大的一座粮仓,被称为“天下第一粮仓”。
隋唐时,每逢关中地区有灾情,中央政府往往迁往水运方便、“舟车所会”的洛阳,就是因为洛阳有粮。当时洛阳“帑藏积累,积年充实,淮海漕运,日夕流衍”,而长安“府库及仓,庶事实缺,皆籍洛京传输”。武则天曾长期居住在洛阳,也因洛阳有粮。
2 数百粮窖列于含嘉仓
日前,我们沿环城北路西行,到平等街口沿路北小道向西北行,便进入了含嘉仓的范围。市考古专家方孝廉说,现在的环城北路在隋唐时为水道,宽80米、深12米。当时运粮船只从通济渠渠首北上,经瀍河后由水道西行,穿过里坊区直抵含嘉仓。仓城东南有漕运码头,粮食由此卸船,再由车马从码头运往各个粮窖。
顺着古仓街往里走,坡陡路窄,我们就像走在一条沟中。方孝廉说,古仓街原是邙山雨水下流冲出的一条自然沟壑,而这里恰是隋唐的含嘉仓。
我们沿一段坡道上行,眼前出现一条铁轨,铁轨旁边是一扇铁门,门前石碑上刻着“含嘉仓遗址”。铁门院内种植花草,建有遗址保护房。保护房内便是含嘉仓160号窖的发掘遗址。
20世纪60年代末,焦枝铁路动工兴建,在建机修车间时,含嘉仓遗址被发现并发掘。随后,考古工作者在这一带进行了全面勘察和重点发掘,共探出287座粮窖。这些粮窖东西成排,南北成行,排列有序,按其连接情况总共应有400余座。方孝廉说,含嘉仓四周各有城墙和城门,内部有十字形大街,将仓城分为库区、生活管理区和漕运码头区。仓城设有管理机构,各处有驻军严密把守。其中仓城西北角为6万平方米的生活管理区,粮食从北门出城运往长安,也需要经此办理相关手续。
3 千年谷粒也发芽
发掘结果表明,含嘉仓遗址内粮窖的形制、结构等基本相同,最大的口径约12米、深约12米,最小的口径约8米、深约6米,均口大底小,呈圆缸形。当时,人们将窖壁挖好后用火烘干,把草木灰顺势摊在窖底,上铺木板,木板之上铺席子,席上垫谷糠后再铺席子;窖壁也用两层席子夹一层糠,里面装粮食,离地面半米处同样用“席子夹糠”法覆盖,然后封土,才算完工。
在被发现的粮窖中,除160号窖内保存着一窖完整的粮食外,其余全为空窖。而这一窖粮食足以令世人惊叹:被发掘时,窖里的粮食粒粒分明,有的呈棕色,有的发黄。考古工作者利用仪器检测,发现这些粮食颗粒48%被碳化,52%是有机物。人们在粮窖的木板缝隙中发现的谷子样颗粒,竟在取出的第二天发芽。
方孝廉说,含嘉仓设计的高明,首先在于选址在地势高的地方,这样的地方土质干燥,水位低,利于储粮。更重要的是,这些粮窖的结构十分科学,人们在冬季封存粮食时,用“席子夹糠”法使粮窖隔湿保温。如此储粮,粮食不易发热、发芽、腐烂,谷子可以存放9年以上不变质。此外,粮食被封存后,当时的人们还在封土上种小树作为监测手段:如果粮食发热、发芽,小树就会枯黄。
含嘉仓160号窖遗址中出土的铭砖记载了储粮的时间、数量、品种、来源、仓窖位置及授领粮食的官员姓名。从发掘情况来看,含嘉仓储粮的主要时段为唐高宗、武则天和唐玄宗时期,而其来源有苏州、徐州、楚州(属现淮安市辖,位于江苏省中部)、润州(江苏镇江)、滁州(古州名,其1992年与滁县地区合并,形成了现在的江苏省滁州市)、隋州(河北邢台)、冀州(河北冀县)、德州、濮州(山东濮县)、魏州(河北大名)等地,可见地域之广,规模之大。
唐玄宗后,由于大运河水量渐小,加上管理不善,漕运效率下降,粮窖多废弃,含嘉仓的利用率大为降低,160号窖则一直沿用至宋代。专家猜测,该窖之所以满藏粮食,可能与宋末战乱,皇家粮仓突遭变故而被废弃有关。 (记者石蕴璞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