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黄道渠:引水枢纽 皇威象征(运河遗迹今何在)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经典洛阳  来源: 洛阳日报 2011.10.25 09:16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东都洛阳城为隋朝大将宇文恺精心设计,整体布局中,都城居中,西苑在西,通济渠在东,“自苑西引谷、洛水东注于洛”。那么,这水是如何从西到东,穿过皇城,注入通济渠的呢?黄道渠便是这唯一的纽带。

  皇城之前 重要景观

  黄道渠位于东都洛阳城皇城南门前。《河南志》中这样记载:“皇城南面三门,正南曰端门,北当则天门,南当建国门。门上重楼曰太微观,门外有黄道渠,渠阔二十步,有黄道桥……”《大业杂记》中也有类似的记载。

  通过这些记载,专家推测,当时皇城前的布局大致为:南正门端门及左掖门、右掖门外百步,是黄道渠。与端门和左掖门、右掖门相对的渠上分别有黄道桥。过桥南的两侧有对称的左、右侯卫府。左、右侯卫府是负责皇城前安全的卫戍部门,与南里坊为邻。

  市文史学家赵跟喜说,据计算,皇城左、右掖门之间东西宽约1100米,端门至黄道渠间距约147米,黄道渠宽29.4米,加上左、右侯卫府之间的441米间距,就是说,皇城南门外,从端门过黄道渠,经左、右侯卫府至里坊,有一个约千米宽的大广场。

  黄道渠首 今已难辨

  皇城前的建筑不仅是国家的象征,也是皇帝尊严的体现。封建社会,我国常以五色配五行五方,土色黄居中,故以黄为中央正色。《汉书·天文志》记载:“日有中道,中道者,黄道也,曰君象。故天子所行之道亦曰黄道。”这也应该是黄道渠、黄道桥得名的原因了。

  近日,我们根据专家指点,找到了隋代黄道渠的渠首所在。眼前的景观让我们不胜唏嘘:一千多年过去了,黄道渠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学校、医院、立交桥以及穿梭的车辆与熙攘的人流。

  市考古专家方孝廉说,黄道渠的西渠首在今天的西工区玻璃厂南路洛阳市第一中医院院址下面。根据考古发现,洛阳市中医院大楼南地下6米处,曾发掘出上千平方米青石条砖地面,每块砖长约1米,宽30厘米~40厘米。谷水、洛水就是从这里由积翠池注入黄道渠的。

  黄道渠东渠首在现在的定鼎立交桥以东。那时,黄道渠是从现在的九都路下穿过,斜伸入洛河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现在的城市建设受多种因素影响,已经不是标准的正南和正北方向。以黄道渠为参照物,将应天门、天堂、明堂连成一线,形成的垂直角度可进一步验证专家的说法。

  设计有瑕 屡发水灾

  据《资治通鉴》记载,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秦王李世民带军围困东都与王世充战于皇城之西。我们从记载中可以看出,当时隋东都洛阳城皇城西侧的宽阔水面与长堤阻止了李世民的进攻,而王世充是凭借黄道渠与唐军对垒的。

  宇文恺的设计使谷水、洛水通过黄道渠与通济渠连通,并在上游的皇城西南形成了巨大的人工景观湖——积翠池。积翠池之所以能储蓄这么大的水量,是因为受皇城前的排水口黄道渠所限,这当然是宇文恺的有意安排。这也证明了隋东都洛阳城初建时,皇城前除黄道渠之外别无水道。然而,这一设计在后来被证明是存在缺陷的。

  史料记载,唐贞观十一年(公元637年)七月一日,黄气竟天,大雨,谷水溢,入洛阳宫,深四尺,坏左掖门,毁宫寺一十九所;洛水暴涨,漂六百余家。唐永淳元年(公元682年)五月十四日,连日澍雨,二十三日,洛水溢,坏天津桥,损居人千余家。唐神龙元年(公元705年)七月二十七日,洛水暴涨,坏百姓庐舍二千余家,溺死者数百人。唐开元八年(公元720年)六月二十一日,东都谷、洛、瀍三水溢,损居人九百六十一家,溺死八百一十五人。

  这些记载说明,由于宇文恺兴建东都洛阳城时,对谷水、洛水的水情估计不足,把黄道渠规划得过于狭窄,导致排水不畅,使皇城与通济渠两岸居民屡遭水灾之苦。多年后,因为谷水、洛水多次暴涨,逐渐改变了原来皇城前的水道布局,后来形成的自然河道被人们统称为洛河。

  记者 石蕴璞

[ 责任编辑:孙静 ]
返回洛阳网首页>>
冠军诞生!这场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热血收官
冠军诞生!这场青少年篮球锦标赛热血收官
  • ·汝阳县柏树镇孔龙村:千年文脉续写农旅融合新篇章
  • ·青年乡贤返乡创业 “撂荒地”变身“旅游花海”
  • ·汝阳杜康造酒遗址公园:百花争艳惹人醉
  • 第二届洛阳牡丹冠脉介入研讨会成功举办 聚焦复杂冠脉介入技术发展
    第二届洛阳牡丹冠脉介入研讨会成功举办 聚...
  • · 为生命接力 !市三院医生张楠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
  • ·男子右肾被“蛀空” 竟因老婆患过肺结核
  • ·如何科学预防光敏性皮炎?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张玉杰到孟津区调研并巡河
  • 四海客亲共赴牡丹花约!“客聚神...
  • 市人大常委会召开党组(扩大)会议
  • 国产首款双动力钢轨铣磨设备“洛...
  • 2025豫西·洛阳第二十四届名车展完...
  • 奇异的复色花——二乔
  • 退休时医保缴费年限不足怎样补?...
  • “客聚神都 花开五洲”向中原客家...
  • 清明假期,洛阳各汽车站累计发送...
  • 畅游牡丹花城 尽览古都之美!国际...
  • 百姓呼声
    关于请求依法履..
    东方今典路两侧..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洛宁县马店镇:农...
    牡丹绽放迎客来【...
    牡丹公园:古牡丹...
    油菜花海醉游人!...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