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改名(左)把信送到小区居民手中。
几十年来为邻居们送了多少封信,家住洛龙区龙泰小区的李改名自己也说不清。“送到就行了,送了多少我记不住。”他说。不过,如果你在小区里随便指着一个居民问“他家在哪儿”,86岁的李改名立即就能准确地说出此人住哪栋楼哪个单元。
42年了,李改名一直在做一件事情——义务送信。
一个人,一件事做了42年
李改名老人家里没有电话,但想找到他并不难:每天11点多,只要站在龙泰小区门口,一定能见到他。自从2006年搬进该小区后,李改名每天都会在小区门口等邮递员。
记者昨天11点来到了龙泰小区门口,果然见到了一位戴着草帽的老人——李改名。他笑着说,如果邮递员没在门口见到他,就会把信件送到他的家里。
我们随老人进了家。老人告诉我们,1969年,他所在的关林镇曹屯村里开了一个代销点,生产队的干部看他为人热情,就让他在代销点工作。
在代销点,李改名主动承担了一个任务——为村民们送信。那时候通讯不发达,人们的主要联系方式就是写信,他曾在一天内投递40多封信。时间长了,曹屯村的大街小巷和居民院落都留下了他的足迹。
1983年,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到曹屯村,李改名承包了这个代销点,他仍坚持义务为村民们送信。
“咋样都不能耽误人家收信”
昨日11点30分,市邮政局洛龙发行局收投员孙淑华来到李改名家。几年来,她每天都要把信件、报刊交给李改名老人。
“李爷爷帮了我们很大忙。”孙淑华说,尽管收投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但每一名收投员都对李改名很熟悉。老人这么多年不计报酬义务送信,让他们非常感动。
孙淑华讲了这样一件事。上周,龙泰B区的一名居民到邮局找到她,问包裹为何没有送到。孙淑华觉得很奇怪:这么多年来,送信这事,李改名老人可是从来没有出过错。难道是老人年龄大了,忘记送包裹了?
送走了这名居民后,她向老人咨询此事,并和老人一起来到该居民家中。见到了李改名,这名居民不好意思地笑了。原来,就在前一天,老人拿着包裹上到六楼,敲了这名居民的房门。这名居民透过门镜看到门外是一个自己不认识的老人,就没有开门。一场误会就此消除。
李改名老人说,以前在村子里,老街坊们彼此十分熟悉,送信很方便。搬进新小区后,很多居民他都不认识,经常为了打听一个人的住址跑上一天。有时候,他好不容易找对了住址,但收信人家里没人,他就会一趟趟地跑。
多数收信人见到李改名都特别亲切,一声“李爷爷你又来了”总能让李改名乐开怀。不过,老人也遇到过不理解他的人:有时候,好不容易敲开了门,门里是一张满是狐疑的脸;当他把信递进去后,门又“砰”地一声关上了。
“其实没啥。这就是我的事,我得负起责,咋样都不能耽误人家收信。”老人告诉记者。
为送信学认字,他把字典翻烂
在李改名老人家里,我们看到了一本被翻烂的1998年的《新华字典》。翻开这本字典,我们发现里面不少地方都有红笔标注的痕迹。
老人说,自己只读过3年书,为了保证送信时不出错,遇到不认识的字时他就翻字典。字典翻多了,尽管很多字他仍不太会写,但日常阅读已不成问题了。
老人翻着孙淑华送来的一些信件说,以前信件特别多,现在信少多了。“广告信倒是多了不少,有时候我把广告信给人家送去,人家还不要。”老人笑着说。
“这个我得赶紧给人家送去。”老人指着一封信封上写有“交通违法行为处理通知书”字样的信说。
我们和老人一起把一封信送到小区居民李书才家。李书才说,他的信件比较多,李改名老人从来都是收到信件当天就送给他,哪怕过年期间也是如此。“这都是白跑腿的事,但老人坚持下来了,这种精神真值得我们好好学习。”李书才说。
送完这封信,已是中午12点多了。老人说,今天的午饭就不吃了:中午时候多数居民都在家,他得趁这个时候多送几封信。(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李砺瑾 通讯员 王乐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