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至此,中国人民历时8年之久的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全国人民迫切希望实现和平民主,休养生息。1945年10月10日,国共双方在重庆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双十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尽快召开政治协商会议,停止国共两党军事冲突。
然而,此时,在东北、华北、华中、华南等广大的原沦陷区,双方为了争夺城市控制权和战略物资,冲突仍旧不断……
对洛阳及周边的争夺
洛阳于1944年被日军占领,日本投降后,对于这一兵家必争之地,国共双方都迅速行动起来。
8月15日,中共豫西一地委指示洛阳县委,调查日军各方面情况,派人控制伊河、洛河各渡口,准备迎接八路军到洛阳受降。同时,皮定均支队也迅速向洛阳挺进。而洛孟地下武装在平乐区委书记朱吉甫和武装大队长张保章的指挥下,包围孟津县城,击毙了伪维持会长,迫使敌人交出部分军用物资。孟津日军在逃跑时也被包围,双方激战一天,中共军队打死、打伤日军数十人。
国民党军队也没闲着。8月20日,国民党军侵占洛宁、宜阳、伊川等县,同时向新安、渑池解放区疯狂进攻,后又占领孟津县。
8月24日,国民党第一战区副司令长官裴昌会率领该部由陕西昼夜不停向洛阳进发;洛阳沦陷时撤到嵩县的国民党第十专员公署、撤到宜阳山区的洛阳县长郭子彬,也都纷纷返洛。
为了加强洛阳的军事力量,9月10日,蒋介石又调国民党第九十军由西峡口进抵洛阳。10月,他又命令驻洛阳的国民党军队,向豫西解放区大举进攻。
在国民党的疯狂攻势面前,中共选择了暂时撤退:是年9月,中共河南军区、区党委奉中央命令,撤出豫西根据地,中共洛阳县委、县政府和大部分区委干部随之撤出洛阳。
在新乡的第十军调小组
尽管在各个大城市的争夺中占据了主动地位,但此时的蒋介石还没有做好内战的充分准备,而中共虽在敌后建立了大片的抗日根据地,占了地利,但是力量弱小,也需要休整。
在这种情况下,由马歇尔代表美国出面,张治中代表国民党政府、周恩来代表中国共产党组成最高“三人小组”,专门就停止军事冲突问题进行谈判。1946年1月5日,“三人小组”初步达成《关于停止国内军事冲突的协议》。1月10日,国共双方正式签订停战协议。
为了贯彻实施停战协议,三方决定各派出一名代表,建立一个军事调处机构来具体执行,即军事调处执行部(以下简称军调部)。中共代表是军委副总参谋长叶剑英,国民党代表是军统头子郑介民,美方代表则是美国驻华大使馆经济事务参赞饶伯森。
在半年多的会谈斗争中,军调部先后向各地派出29个执行小组,7个交通小组,负责到发生冲突的地区实地调查双方争端的真相,就地解决各种问题,制定地区性的协定,使双方部队共同遵守,保证实现停战,同时恢复、修复当地的交通。执行小组不能解决的问题,呈报军调部处理。军调部也处理不了的,则上报最高“三人小组”解决。
被派往河南的是第十军调小组,驻地设在新乡。第十军调小组美方代表是福格逊(后有更换),国民党代表是曾乐陶,而中共代表是太行军区副政治委员黄镇将军。
1946年1月27日,第十军调小组由北平(即北京)飞抵新乡,开始负责东至商丘、西至洛阳、南至郑州、北至安阳的军事调处工作。
驻洛国民党军制造“孟县事件”
军调部成立后,很快发布了停战令,其主要内容是:政府及中共军队必须停驻于1946年1月13日晚12时整所在之位置,否则应立即退回。任何指挥官如不遵令,将以违反停战令论罪。
然而,觉得自己占据优势的国民党军队并没有遵循这一命令。
1946年1月14日凌晨,驻守洛阳的国民党第九十军五十三师及二十二纵队,由黄河南岸孟津县铁谢镇悄然北渡黄河,突然侵占孟县城和30余村镇。而孟县是我军于1945年9月3日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收复的,至1946年1月13日停战时间生效前,一直为我军驻防!
第九十军军长严明,在当时是个名人。抗日战争爆发后,毛泽东在给胡宗南的一封信中曾说道:“你有严明这样能干的部下,为什么不派往前线与日军作战发挥才能?”一时间,严明名声大振。因此,严明的部队制造的“孟县事件”,也格外引人瞩目。
第十军调小组到新乡后,首先要处理的就是“孟县事件”。为了了解事件的原委,几位代表一起到孟县及洛阳调查。
在洛阳东车站上演的闹剧
1946年2月底,军调小组到孟县“现场调查”后,经孟津县来洛阳。
一到洛阳东车站,军调小组的车就被一群自称是“请愿团”的人围住了。这群人有穿长袍的,有戴着棉帽的,有的穿着像乞丐,他们有的堵住车头,有的开始拉车门,乱哄哄地闹成一片。
黄镇等人只好下车,这群人自称是难民,因为“共产党挑起内战,让他们流离失所”,听说军调小组来了,他们就赶来拦路“请愿”。
看着身边微笑不语的美方代表和国民党代表,黄镇义正词严地回答:“我们共产党在解放区实行的政策,你们是知道的,土地不能只归少数地主所有,而应当使广大农民都获得土地。这是孙中山先生早就说过的:耕者有其田”。
原来,所谓的“请愿团”,是国民党政府召集人员,化妆布置的。这样拙劣的闹剧,不仅在洛阳,而且在军调部所在地北京及军调小组所到之处都在上演,而且“剧情”几乎都是一样的。国民党方面制造这些事端,一方面是给美方代表看,一方面是想迫使中共方面从军事调处机构中自动撤退,以配合其加紧准备和发动内战。
对此,黄镇按照中央的决策和叶剑英的部署,领导中共方面人员,坚守阵地,继续赶往国民党部队驻地调查。
“孟县事件”悬而未决
在洛阳,黄镇代表我方就“孟县事件”与美方及国民党方面进行了几次谈判。
我方的意见是:强烈谴责国民党破坏停战协议的行为,要求国民党第九十军五十三师及二十二纵队必须从孟县撤出,回到黄河以南洛阳防区内。
国民党方面又怎么会把到嘴的肥肉吐出来?他们百般抵赖,坚称自己严格遵守了停战协议,是从日军手中直接接管的孟县,并表示坚决不从孟县撤退。不仅如此,他们还倒打一耙,称“孟县事件”是中共军队攻击当地国民党军队造成的。
对于国民党的说法,美方代表不明确表态,对国名党变相偏袒。在这种情况下,几次谈判毫无结果。不得已,军调小组将情况汇报到军调部,让军调部给个说法,但军调部只做了原则答复,重申应遵守停战命令,未判明是非。正在此时,军调小组得知最高“三人小组”要到新乡视察,于是,他们于2月28日回到新乡。
据史料记载,黄镇回到新乡后,就此事马上向来到新乡准备面见周恩来的刘伯承做了汇报。
1946年3日3日,最高“三人小组”到新乡后就召开了会议。在会上,美方代表福格逊汇报了“孟县事件”,但他只谈军事冲突,不谈国民党军违反停战令。对此,黄镇将军一针见血地指出国民党军进攻孟县,是驻洛国民党九十军军长严明亲自部署和指挥,是有计划有预谋的军事行动,是对停战命令明目张胆的破坏。
三人小组听完汇报后,三方各自召集自己一方人员开会,“对所有异见,予以澄清”。会后,马歇尔宣布:“豫北国共双方驻军必须执行停战协定和命令,严守1月13日午夜以前的军事位置;无论其他问题解决如何,恢复交通工作必须立即开始。”
马歇尔的话同军调部的指令一样,根本没有解决孟县问题。(洛阳日报报业集团全媒体记者 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