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天津桥曾是唐代文人骚客的吟咏之地,“天津晓月”的美景总是引起后人无数幻想。
编者按
天津桥是隋唐洛阳城天街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市在隋唐洛阳城遗址宫城区和洛南里坊区之间新建一座横跨洛河的天津桥,对加快恢复古都历史轴线、提升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影响力、打造好以“盛世隋唐”为核心的城市文旅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天津桥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天津桥设计方案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关注。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其规划设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 文物局、市水利局等单位组织全国文物考古、规划设计、桥梁建造和水利防洪等方面的专家反复研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历史上的天津桥究竟是何模样?未来的天津桥又将是何面貌?自即日起,本网聚焦隋唐洛阳城天津桥,采访文物考古、规划设计、桥梁建造和水利防洪等方面的专家学者,为您解读天津桥的历史与未来。
“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天津桥曾是唐代文人骚客的吟咏之地,“天津晓月”的美景总是引起后人无数幻想。
历史上的天津桥究竟是什么模样?又经历了哪些变迁?结合考古发现和专家解读,洛报融媒记者带您共同走近历史上的天津桥。
考古发掘,天津桥初现真容
2号桥墩遗址资料图
2000年3月,洛阳考古工作者在配合洛河大堤修建中,对古洛河石堤遗存进行发掘,在目前洛阳桥以西400米的洛河北岸河滩内,发现4处石头建筑遗存,其露出的石头部分长2.5米,宽2米左右,排列十分整齐,与洛阳桥以西发现的古洛河石堤坝遗存明显不同。
根据其结构特点和排列情况,可以判定其为桥墩。
其中保存较好的2号桥墩,残存长度为19米,宽2米,高1米。它恰好处于应天门与定鼎门连接线上,由此推断这里即是天津桥遗址所在地。
至此,曾在李白、孟郊、白居易等名家笔下频现的天津桥,终于从历史文献中走进现实,初现真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