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阳宫里晓钟后,天津桥头残月前”“白玉谁家郎,回车渡天津。看花东陌上,惊动洛阳人”天津桥曾是唐代文人骚客的吟咏之地,“天津晓月”的美景总是引起后人无数幻想。
三水两洲,历史原貌为平桥
“隋唐时期洛河在天街轴线区域分为三股,形成了‘三水两洲’的形态。”石自社介绍,当时洛河上共有三道桥,从北到南依次为黄道桥、天津桥、星津桥,三桥相连形成了天街上的南北通道和城市景观。唐玄宗时期,天津桥与星津桥合二为一,再无所谓的三桥。
史书文献中对天津桥形制也有记载。《旧唐书·职官志》记载:“石柱之梁四,洛则天津、永济、中桥,灞则灞桥。”
“石柱梁桥从形制上来讲就是平桥,桥墩为巨石垒砌而成,桥面应为石梁,也有可能是木梁。从白居易‘晚归骑马过天津,沙白桥红返照新’的诗句中可以想象可能是木栏杆,也可能是红砂石质的石栏杆。”石自社说。
当时的天津桥东侧还有一座中桥。《元和郡县图制》记载:“中桥,咸亨三年造,累石为脚,如天津桥之制。”作为联通南北二市的交通要道,中桥承载着较大的人流、物流,平桥最符合其载重需求。由此反证,唐代天津桥亦为平桥。
延伸:
天津桥是隋唐洛阳城天街轴线的重要组成部分。洛阳在宫城区和洛南里坊区间新建一座横跨洛河的天津桥,对加快恢复古都历史轴线、提升隋唐洛阳城国家遗址公园影响力、打好以“盛世隋唐”为核心的城市文旅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今年以来,天津桥的建设被提上日程,天津桥设计方案也受到越来越多市民关注。市委国土空间规划委员会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其规划设计。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文物局、市水利局等单位组织全国桥梁建设、建筑设计、考古和水利防洪等方面的专家反复研讨,广泛听取社会各界意见,不断完善设计方案。
历史上的天津桥究竟是何模样?未来的天津桥又将是何面貌?即日起,洛报融媒记者采访文物考古、规划设计、桥梁建造和水利防洪等领域专家学者,为您解读天津桥的历史与未来。(洛报融媒·洛阳网记者 李雅君 通讯员 楚珊珊)
>>>未来的天津桥是何模样?专家详细解读设计理念
>>>天津桥究竟能不能建成拱桥?专家学者多角度分析:不可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