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再添新成果。最近,我市对新认定的2家“小巨人”企业、9家“小巨人”培育企业、10家“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进行授牌。至此,全市认定“小巨人”及培育企业30家、“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55家。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多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以说是“专精特新”的优秀代表。
洛阳中小企业培育工程再添新成果。最近,我市对新认定的2家“小巨人”企业、9家“小巨人”培育企业、10家“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进行授牌。至此,全市认定“小巨人”及培育企业30家、“隐形冠军”及培育企业55家。这些企业虽然规模不大,但多拥有自己的“独门绝技”,可以说是“专精特新”的优秀代表。
所谓“专精特新”,是指具备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优势的中小企业。从这次授牌企业看,有的嫁接轴承、齿轮等传统产业,有的聚焦新材料、生物技术等创新研发,这些企业犹如锦衣夜行,皆专注于产业链、创新链某个环节,专业化程度高、创新能力强,拥有各自的“拳头产品”,成为洛阳制造业的“产业尖兵”。
重视“专精特新”,表面看是产业进阶,本质上是创新驱动。对洛阳而言,虽然工业门类相对齐全,可产业基础能力薄弱,突出的表现是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足,产业链的关键环节、关键产品、重要零部件缺失。聚焦细分领域的“小赛道”,让更多“专精特新”涌现出来,以创新解决“卡脖子”难题,有效连接产业“断点”、疏通产业“堵点”,就能实现发展的优势再造、后发赶超。
土壤肥沃了,才会有更多种子发芽、更多幼苗破土。培育更多“专精特新”,关键在于生态赋能,我们既要在资金、人才、财税等政策上发力,让更多中小企业聚焦主业、苦练内功,专注小而美、小而新、小而强,打造“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竞争优势,也要围绕有中育新、优中培精,在跨界延伸、高位嫁接、场景融合中培育新的增长点,在优质存量上做大增量,实现产业发展的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
当然,瞄准“专精特新”抓产业,不是抓“小”放“大”,而是要“放水养鱼”。最近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启动一批产业基础再造工程项目,激发涌现一大批“专精特新”企业。培育高潜质、成长型中小微企业,以“专精特新”的“铺天盖地”,逐步造就头部企业、独角兽企业、领军企业的“顶天立地”,让“小巨人”释放“大能量”,高质量发展也就有了“硬核支撑”。(郭旭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