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告别一个务实重干、开拓进取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洛阳,何以乘势而上“强起来”?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七次全会,在研究确定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有关事宜时给出鲜明信号,就是要进一步把准大势,对新发展阶段的特点、规律、趋势,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竞争性、机遇性、重塑性变革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不移走好创新引领发展之路。
历史性的抵达,往往意味着开创性的进发。
即将告别一个务实重干、开拓进取的五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洛阳,何以乘势而上“强起来”?刚刚召开的市委十一届十七次全会,在研究确定召开市第十二次党代会有关事宜时给出鲜明信号,就是要进一步把准大势,对新发展阶段的特点、规律、趋势,特别是构建新发展格局带来的竞争性、机遇性、重塑性变革保持清醒认识,坚定不移走好创新引领发展之路。
今天,创新正在以看得见的方式改变现实,也在以看不见的魔力重塑未来。“面对百舸争流、千帆竞发的区域竞争,不进则退,慢进亦退,不创新必退。”前不久,省委工作会议发出“两个确保”的总动员,提出把创新摆在发展的逻辑起点、现代化建设的核心位置,持续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全力建设国家创新高地。什么是“逻辑起点”?什么是“核心位置”?就是要把创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各环节,引发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系统性变化,变巨大潜力为发展动力。
创新催生竞争优势,优势奠定发展胜势。对于洛阳而言,要在“大有作为的关键阶段”实现“直道冲刺、弯道超车、换道领跑”,写好“奋勇争先、更加出彩”的“洛阳答卷”,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以创新思维重塑竞争优势”。
看空间方位,构建新发展格局,对每个地方而言,都是一次竞争性、机遇性、重塑性的变革,也是一次区域竞争格局的重构,不入局就会出局。看时间轴线,作为“有着创新动力和能力的城市”,洛阳每一次“登台阶、上层楼”,无不是在抢抓机遇中推进创新,在持续创新中放大优势。面向未来,从“中部地区崛起”到“黄河国家战略”,从“自创区”到“自贸区”,当一个个历史机遇交汇叠加,我们要与外地优势互补“拼长板”,要在“双循环”格局中成为“关键环、中高端”,要依靠改革打通“堵点”,实现后来居上的“惊人一跃”,“沿着旧地图,一定找不到新大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