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里头文化除新密黄寨牛骨刻辞外是否还发现纪事文字?夏代是否进入有文字记录的信史时代?这些都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和卜骨文字,对研究姒(sì)姓曾国始封地及夏代文字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二里头文化除新密黄寨牛骨刻辞外是否还发现纪事文字?夏代是否进入有文字记录的信史时代?这些都是学术界长期关注的重大问题。值得注意的是,河南省方城县八里桥遗址器物上发现的刻画符号和卜骨文字,对研究姒(sì)姓曾国始封地及夏代文字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八里桥陶盆残片刻画符号释读
八里桥遗址是二里头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被认为是“中华曾氏族根地”。特别是春秋时期曾子斿(yóu)铜鼎铭文“惠于剌(烈)曲”中的“烈曲”,指的就是姒姓曾国始封国君“曲烈”。特别重要的是,八里桥遗址出土的两件陶盆残片上,均刻有“曲钩形”符号。这是探讨八里桥遗址族属等问题的重要线索。
陶盆残片“曲钩形”符号的释读
两件陶盆残片上刻画的“曲钩形”符号,原报告未作释读。其实,它们都应当是“曲”字的初文。“曲”,《说文·曰部》谓:“象器曲受物之形。”《说文·句部》曰:“钩,曲也。”《玉篇·曲部》曰:“曲,不直也。”这说明“曲”字的构形,当如“钩形”曲折的样子。
每个汉字的构形,都有其发展演变的历史。兹将殷墟甲骨文、商周金文、战国竹简、汉魏碑刻和《说文》古文中“曲”字的构形,依其演变过程,大体分为四种形态。
“曲”字构形演变(资料图片)
第一型呈实钩形,见于商代晚期的丁曲爵。第二型呈虚笔中空状,仅刻画出“钩形”的周沿,见于商代晚期的曲父丁爵、战国时期的郭店六德简、汉无极山碑和《说文》古文。这种字体是由实笔演变为虚笔中空的例子,在古文字中屡见不鲜,例如王、吉、丁、步、山、咸等字。第三型呈虚笔带缀饰状,是在虚笔中添加点缀,见于殷墟甲骨文、商代晚期的曲父丁爵诸器,意在增加文字的美感,例如周、每、诲、熏等字是其例。第四型呈虚笔弯曲带缀饰状,乃是云梦秦简和《说文》篆文中常见“曲”字小篆体的形状。八里桥发现的这两个“曲钩形”符号,与丁曲爵“曲”字“实钩形”的构形相同,乃是“曲”字的最初形态。由此可见“曲”字发展演变的大体历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