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时节,伊川县鸦岭镇樊店村漫山遍野的红薯喜迎收获。田间地头,拖拉机隆隆驶过,带动铁犁深翻出层层土浪,一块块深红色的红薯“破土而出”。新鲜的红薯来不及拉回家,直接在地里分拣、上秤、装箱,通过物流进城,走进千家万户。
金秋时节,伊川县鸦岭镇樊店村漫山遍野的红薯喜迎收获。田间地头,拖拉机隆隆驶过,带动铁犁深翻出层层土浪,一块块深红色的红薯“破土而出”。新鲜的红薯来不及拉回家,直接在地里分拣、上秤、装箱,通过物流进城,走进千家万户。
“咱们的红薯不一般,叫‘岭上硒薯’,又糯又甜,关键还有‘硒’元素,能卖上2块钱一斤。”花甲之年的王学道是种庄稼的老把式,黝黑的面庞泛着红光,他从来没有想到,在望天收的山坡地里,能靠种红薯种出“万元田”。
“苦劳和收益归咱们老百姓,功劳要归河南科技大学的‘大专家’侯教授。”王学道话锋一转。他口中的“大专家”,叫侯文邦,是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现代农业研究所所长。脱贫攻坚战打响以来,侯文邦团队坚持“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从洛阳农业实际出发,致力于甘薯技术研发和推广,有力推动了“岭上硒薯”产业发展和品牌建设。
走进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甘薯组培中心,实验仪器琳琅满目,瓶瓶罐罐里装满了红薯芽尖。经过实验室组织培养,这些幼稚薯苗将摆脱病毒侵扰,成为优质脱毒种薯苗。“种红薯也是一项高科技。”侯文邦笑着说。红薯种植是洛阳的特色产业,而红薯病毒是影响红薯产量和质量的最大障碍。如今,他们承担的甘薯脱毒快繁技术与产业化应用项目,通过组培的方式有效突破了红薯病毒的瓶颈,极大提高甘薯的商品率。
“技术之美,不在于高精尖,而在于回馈社会的温暖。”在侯文邦看来,让甘薯栽培技术走出实验室,走进田间地头,去解决农业生产的痛点,给群众带来财富,实现土里“掘金”,才是最重要的课题。
在河洛乡村曾流传着一句顺口溜,“红薯汤、红薯馍,离了红薯不能活”。它描述了在粮食供应紧张时代人们与红薯的紧密联系,那时候种红薯是为了充饥。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膳食结构的改善,鲜食红薯迎来了“春天”。
特别是2018年,河南地质部门勘察发现,伊洛河流域局部地区是河南省为数不多的富硒地区之一,并精准圈出了以伊川为核心的富硒土壤富集带。
当时,侯文邦敏锐地意识到,这或将成为红薯种植产业转型发展的“风口”。很快,具有红薯种植传统的鸦岭镇与河南科技大学一拍即合,双方共同推动产学研合作,打造现代富硒红薯产业园区,叫响“岭上硒薯”品牌,引领群众脱贫致富。
“好产品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侯文邦坦言,现在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是,抓“产”的办法多,抓“销”的招数少,所以,“岭上硒薯”一开始就在谋划产业谁来带、产品如何销、市场怎么连的大问题。
在产业发展中,河南科技大学联合鸦岭镇按照“科研院所+合作社+深加工+电商+农户”的模式,抓好农村电子商务和仓储物流设施建设,用好“岭上硒薯”区域公共品牌,让经过“梳妆打扮”的小红薯通过直播带货、农超直供等渠道闯出了大市场。
据统计,鸦岭镇“岭上硒薯”种植面积已达7000亩,辐射伊川发展富硒红薯种植5万亩。以“岭上硒薯”品牌建设为样板,河南科技大学甘薯产业团队的技术服务还辐射汝阳、汝州等区域,真正实现了“小产业做出大文章、小产业走出致富路”。(记者 白云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