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调查核实到认定不实,再用一个澄清正名为调查缝上最后“针脚”——日前,市纪委监委驻某局纪检监察组组织召开会议,为受到诬告陷害或错告的干部消除不良影响。在着力倡树“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的当下,我们正需要这种为干事创业者“撑腰”的激励举措和鲜明导向。
从调查核实到认定不实,再用一个澄清正名为调查缝上最后“针脚”——日前,市纪委监委驻某局纪检监察组组织召开会议,为受到诬告陷害或错告的干部消除不良影响。在着力倡树“进取、拼抢、攻坚”三种精神的当下,我们正需要这种为干事创业者“撑腰”的激励举措和鲜明导向。
严管与厚爱结合,方能激发人心思干的浓厚氛围。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注意保护那些敢于负责、敢于担当作为的干部,对那些受到诬告陷害的干部要及时予以澄清,形成激浊扬清、干事创业的良好政治生态。市委十一届十三次全会提出,让良好的发展环境成为洛阳的“金质名片”,优化干事创业环境无疑是题中之义。这就需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和容错纠错机制,真正让那些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干部,有机会有舞台、受褒奖受重用、被理解被呵护。
心理学上著名的“毕马龙效应”表明,一个人被赋予的期待、激励与关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工作成效。举报是惩防腐败、维护法纪的一把利剑,但绝不等于可以虚构夸大、诬告构陷。现实中,有人或囿于一己之私,或出于打击报复,用一封不实举报信“花上八毛钱,困扰你一年”。如果对此默不作声,不仅会助长诬告陷害的不正之风,更会让被诬告者面对猜疑指点,“有嘴说不清”“流汗又流泪”,志向再高也难免干劲消解。长此以往,“多干不如少干,少干不如不干”的“逆向激励”就会形成,甚至导致“劣币驱逐良币”,令“自满、等靠、安逸”三种心态潜滋暗长。
事业是干出来的,也是较真“较”出来,碰硬“碰”出来的。毋庸讳言,好干部或因坚持原则,或因改革触动局部利益,容易成为不实举报的“关照对象”,尤需“重点保护”。否则,从项目建设接续攻坚,到脱贫一线决战决胜,再到产业转型久久为功,干部一只手持剑向前开路,另一只手还要拿盾防卫身后,怎能心无旁骛往前冲?事实上,今年以来,我市纪检监察机关先后为12起案件中的15名受诬告陷害或错告公职人员澄清正名,就是为了解除干部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借助于此,才能更好地激励党员干部担责担难担险、谋事干事成事。
为干事创业者“撑腰”就是为洛阳发展赋能。不枉不纵、扶正祛邪,让“闯将”少受困扰,这也是在凝聚“奋勇争先、实干兴洛”的正能量!(张锐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