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会怀念儿时,嘴里念叨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就盼来了小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洛阳人,把千百年来传承的年俗谱成了儿歌,又和着这首儿歌迎接每一个隆重的年。
有时会怀念儿时,嘴里念叨着“小孩小孩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就盼来了小年。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洛阳人,把千百年来传承的年俗谱成了儿歌,又和着这首儿歌迎接每一个隆重的年。
二十三祭灶官(偃师也有村庄是腊月二十二祭灶)
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割豆腐(洛阳老城是二十五打面糊,发面蒸馍)
二十六蒸馒头(孟津为去割肉,伊川等地是剪柏枝)
二十七扳柏枝,也说剃精细(也有的是杀只鸡)
二十八去挖沙(吉利是炸油花)
二十九装香炉(有的是去打酒)
年三十贴花门儿
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
正月初二回娘家
正月初五迎财神
正月初九敬玉皇
正月十五闹元宵
腊月二十三:祭灶官祈平安
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传说这天是“灶王爷上天”之日,因此要祭灶官。
传说灶王爷是玉帝派到每家的监察官,主管一家的吉凶祸福,谓之“一家主”,因此要“祭灶”,使其别到玉帝那儿说坏话,要“上天言好事,回宫降吉祥”。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解释,古时洛阳一带,到腊月二十三这天下午,家庭主妇就会带领着家中的姑娘、媳妇烙灶饼,并打扫厨房。晚上,在灶王爷的像前摆上灶糖和烙好的灶饼与一只杀好的去毛公鸡(吉利区等地则是放一碗清水)行祭祀礼。
摆上灶糖是为了封住灶王爷的嘴,意思是让其上天宫不要乱讲,尤其是家庭丑事;摆上灶饼则让灶王爷在来回天宫的路上吃;而公鸡则是送给灶王爷的“天马”,鸡血放在鸡背上作为马鞍。
“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祭灶时,在男主人的带领下,全家跪在灶王爷像前叩头烧香、烧黄表纸和金银纸箔,把一段灶糖放入火中烧成稀糊,糊住灶王爷的嘴。
礼毕,把准备好的一篮草料撒到厨房顶上,意为给灶王爷喂马,然后将灶王爷像揭下来在院内焚烧,边烧边说“二十三日去,初一五更回”,“通天灶官,多降吉祥”,为灶王爷鸣放鞭炮送行上路。
“腊月二十三,发面火烧胶糖锅。”这天,洛阳一带很多老百姓家中还要烙发面饼,烙个“满鏊(ào)子饼”。烙出的饼全家每人要分一份,即便有家人不在家也要留一份,以示祭灶之仪的庄重。
祭灶之后,人们基本上停止买卖、作业、农事,准备过年的必需品,也形成了与过年筹备有关的民谚,但因洛阳各地习俗不同,民谚的内容也略有区别:二十三,祭灶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割豆腐(老城区一带,是二十五打面糊,发面蒸馍);二十六,蒸馒头……念着谚语歌,盼着春节快点到来。
正月初五:送穷土迎财神
正月初五,过年的诸多禁忌在这天都可破除,俗称“破五”。这天是洛阳民间“送穷接富”的日子。这天一要迎财神,意为在新的一年里财源滚滚;二要送穷,把积攒几天的垃圾倒掉,并鸣炮送走穷神。这天过后,各行各业要开门营业,叫“开市”。外出打工的也要准备出门找活儿干。
清人顾铁卿的《清嘉录》中引了一首蔡云的竹枝词,描绘了古人正月初五迎财神的情形:“五日财源五日求,一年心愿一时酬;提防别处迎神早,隔夜匆匆抱路头。”“抱路头”亦即“迎财神”。信奉关圣帝君的商家,在正月初五要为关公供上牲醴(lǐ),鸣放爆竹,烧金纸膜拜,求关圣帝君保佑一年财运亨通。
财神分为文财神和武财神。文财神是比干,武财神是赵公明和关羽。有的商家,常年供奉的是武财神赵公明,以使自己在商业竞争中“宜利和合”而取胜;有的商家,供奉的是红脸关公,关羽以“义”著称,商家取其“以义为利”,即以“义”达到赢“利”的目的。
正月初五,古时在洛阳老城区一带,这天中午家家户户要吃面条,意为“初一元宝盖儿(饺子),破五榆钱串儿(面条)”。
这天夜里,家家鸣炮焚香,把正月初一或除夕烧的柏枝灰送到富家田中,捧回新土放到老人床下,是为“送穷灰挖富土”,俗称“送穷土”。伊川乡间在早上送穷,先将自家的柏枝灰倒在门外,再把富裕人家的土铲回家,一边铲一边念叨“送穷灰,富灰来,元宝疙瘩滚滚来”。
部分老城居民是在正月初四晚上送穷,把自家的垃圾倒在街头,把条香插在上面点燃,再烧金银纸箔,面对香箔向“穷神”磕头,然后捡一些砖瓦放在屋门后或床下,名曰“送穷接富”。偃师一带的人家会在正月初四晚上,将一犁铧烧红,一边浇水,一边向门外走,也有把麦草点燃后,送到门外,一边走一边念叨“送穷”语。
还有部分地方的人家会黎明即起,放鞭炮,打扫卫生。鞭炮从每间房屋里往外头放,边放边往门外走,说是将一切不吉利的东西赶出去。等到垃圾扫出大门,便也将鞭炮从屋里放到了屋外,放在垃圾堆上,点燃了,轰隆一声,仪式完毕。人们说,这下子,一切穷气穷鬼都给赶跑了!
本报记者李雨璐
除夕:辞旧岁迎新年
岁末的最后一天夜晚为“除夕”,正所谓“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除夕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除夕夜,人们往往不睡觉,称守岁。苏轼有《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
除夕最早源于先秦时期的“逐除”。据《吕氏春秋·季冬记》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除“疫疠之鬼”,以祈求来年无病无灾。据介绍,“除夕”一词最早出现在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中。
中国民俗学会理事、市著名民俗学家刘百灵说,在洛阳,年三十贴花门儿,是从上午开始的。各家贴春联、门神,在老人住室则贴上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等吉祥语和福神、喜神、禄神、财神像。
除夕夜的团圆饭叫年夜饭。据宗懔《荆楚岁时记》载,在南北朝时已有吃年夜饭的习俗。年夜饭,是一年中最丰盛的一顿饭,千香百美,必须有鱼,取“年年有余”“吉庆有余”之意。
古代洛阳民间的年夜饭必有的一种美食为面条饺子混煮的“宝盖儿”,意为“银线串元宝”,也称“钱串儿”。晚饭后,家中的老少开始围坐,叙旧话新,彻夜不眠,谓之守岁、辞岁、熬年。
此时,对家中的男主人来说,忙碌才刚开始。他们会提着烧红的犁铧到各屋用醋淬溜,曰“跨旺火”;而后将挂神轴的祖先堂桌子和各神位的桌子饰以红围布,椅子上放红坐垫和红椅搭;睡觉前还要在各神位前点灯烛、烧香、叩头、鸣炮,曰“安神”。
古时一些讲究的洛阳人家,在除夕之夜,会按历书喜神的方向点燃“喜草”,即干谷草和一些有喜神和喜神码子像的木版年画,然后烧香叩头,盼望喜神临门,事事如意。也有人家同时在院内点燃柏枝,防“九头鸟”血滴入家中,带来厄运灾难。点燃柏枝时,也有一些独特的老洛阳风俗,点柏枝不可出火头,只准火烟。
除此之外,古代洛阳一带在除夕,还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习俗。如乡邻之间有芥蒂者,此夜要主动上门握手言欢,重归于好。
正月初一:祭祖先拜大年
如今,在正月初一这天,很多洛阳人起床后,做的第一件与年味儿有关的事多半围绕着吃。吃饺子,有吉祥如意、招财进宝之意。我市多地也流行正月初一早起喝凉粉汤。
凉粉汤又叫“头脑汤”。《洛阳民俗志》记载,洛阳有大年初一五更喝“头脑汤”的习俗。如今在我市城市区、孟津县、新安县、宜阳县、嵩县等地,仍保持着这一习俗。暖暖的一碗汤下肚,才算真正迎来了新年。
但对古代洛阳人来说,味蕾的享受,并不是他们敲开新年大门的方式。正月初一这天五更起的他们,心心念念的都是家中一年一度的一件大事儿——祭祖追远。
这天,老少皆更新衣帽,即使没有新衣服,也要穿得干净整齐,不能穿破洞的衣服。在祭祖前,要先在家门外挂灯,而灯的具体式样,各地有异。老城区挂宫灯,周边县乡有挂马灯、玻璃罩灯或煤油灯的,边远山村也有点松明者,名为天灯、神灯。
洛阳民间祭祖,基本上和祭神的程序一样,在祖先牌位前摆上蒸馍、“刀头”等各色供品,而后点香“烧银子”,跪下磕头,磕头时双手合十,嘴里念念有词,无非是祈祷祖先保佑后人平安幸福之类的话。
孟津县农村,除了在家中祭祖,天亮后还要到祖祠或宗族长者处再行叩拜之礼。
天亮后,各家长辈便会让家童开门,一边开门一边唱“大年初一把门开,门神富鬼都进来,驴驮金,马驮银,狮子驮着聚宝盆”,这叫“开门接春”或“接年”,寄托着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
然后,会先在自家拜年,晚辈向长辈行叩头礼,长辈则向未成年的晚辈发“压岁钱”,栾川县称之为“压腰钱”,名曰“添岁”,最幼者和新媳妇得压岁钱最多。
俗话说“大年初一,撅着屁股乱作揖儿”。拜过自家人后,家中男性会到族长家拜年。下午,家中女性去族长处贺岁。新媳妇则于上午由族中妇人或婆母带领到宗族家拜年,各家也预设食品供新媳妇食用。
中午,各家均以传统形式做丰盛菜羹聚餐,名为团圆饭、团圆席、团圆宴等。举家老少,济济一堂,亲情融融。而午后,洛阳一带还要唱戏、踩高跷、舞狮子、跑竹马等,直至深夜。(洛阳日报记者 李雨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