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网首页 新闻 县区 百姓呼声 电子报 洛阳社区

简体 繁体
  新闻 | 图片 | 洛阳

著名音乐家涛声曾写《西工礼赞》:“我爱西工,我赞扬西工”

您当前的位置 : 洛阳网 > 新闻中心 > 洛阳 > 洛阳新闻  来源: 洛阳网-洛阳晚报 2019.01.07 09:07
分享到微信:
用微信“扫一扫”,点击右上角分享按钮
即可将网页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核心提示:

“我淘了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上面有一篇关于西工的文章,内容很有价值。”近日,市民焦邦民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说。随后,记者在焦邦民家中,看到了这篇《西工礼赞》的文章。这篇文章2000多字,记录了作者在洛阳西工的生活和见闻。

涛声(网络图片)

一九四六年出版的《今日妇女》,刊登了《西工礼赞》

一九四六年出版的《今日妇女》,刊登了《西工礼赞》

  “我淘了一本民国时期的杂志,上面有一篇关于西工的文章,内容很有价值。”近日,市民焦邦民拨打本报热线66778866说。随后,记者在焦邦民家中,看到了这篇《西工礼赞》的文章。这篇文章2000多字,记录了作者在洛阳西工的生活和见闻。

  发现

  民国时期的杂志,刊登文章《西工礼赞》

  焦邦民今年48岁,家住洛龙区龙兴小区,他喜欢收藏旧书。“2018年12月初,我在一个旧书网站上买到了这本1946年出版的《今日妇女》杂志,上面有篇文章《西工礼赞》。”焦邦民说,文章的作者是涛声。

  记者看到,作者开门见山地写道:“我爱西工,我赞扬西工。”接下来,作者写了在西工的生活场景——

  头发长了,就到悦礼路文记理发馆的转椅上靠下,工人把绿色条绸铺在你的身上,左右电气(吹风机,记者注)吹风的声音,就像母亲催眠的儿歌一样,会使你自然而然地闭上眼睛……工人的十个指甲在你头上抓来抓去,舒适愉快,把你一日来的疲劳与辛苦,轻轻就用热水冲去。

  肚子饿了,你就约友人到鲜花楼或元亨利(点)一杯白干、几盘荤菜,其趣并不减城里的川湘菜社或万景楼,如要经济些,便到十里香牛肉店,口条、牛肝、花生、卤鸡,随你选择,其味道与场面虽有所不同,而满足你的食欲与兴趣是一样的。

  礼赞

  西工有些像上海的江湾,而江湾没有它的整洁与清静

  涛声对西工饱含深情,文章中多次出现表现“我爱西工,我赞扬西工”的内容——

  夏天,(西工)到处野草闲花,绿肥红瘦……无论去游泳池游水,或在临风荡漾的垂杨树下纳凉,或到茶室里清谈,到处可以撩人心情。每当周末或公(公务,记者注)余饭后,自己感觉乡村生活太寂寞了的时候……慢走慢看慢想,五六百步便到东小街,那儿市肆林立,灯火万家,有汽车,有洋房,有学生,有军人,有西服翩翩的少年,有肥头大耳的商人,也有浓妆淡抹的高跟鞋长旗袍的太太小姐。麻雀虽小,肝胆俱全,那反映到你眼帘里的光与色,行与声,会把你寂静的心情转变为活跃,会把你的灵魂由乡村再唤到城市来。

  秋天,西风黄叶,金色的夕阳照着深绿的草原。森林、房舍,田庄,一切都涂上了一层金黄色。

  向南穿过疏林,苦苦的秋蝉,拂人的藤萝,晚来的乌鸦,交织成一幅山野的秋情秋景。走出林边,站在高岗上举目远眺,那西天鲜红的晚霞,快要下山的残阳,隐隐的村落,和那不知从哪儿流来,又不知向哪儿流去的洛河,依稀掩眏,你会被“美”所陶醉,觉得那不是自然,而是艺术家的一幅油画——一幅美丽的新印象派的油画。

  涛声认为,“西工有些像上海的江湾(今属上海市虹口区),然而江湾没有它的整洁与清静,没有它那雄伟的气魄与广坦的平原”。

  作者

  以为抗战歌曲《在太行山上》作词而知名

  涛声在西工生活期间,正值抗日战争时期,因此他眼中的西工是“华北抗战的总指挥部”。每天早上,睡眼蒙眬之时,“那节拍简短而悦耳的军号把你周身的热血吹得沸腾起来,于是一天的生活和精神会因之而振奋、愉快”。

  记者注意到,涛声在《西工礼赞》的结尾写下了一首歌词《西工颂》。

  《西工颂》

  晨风吹过了苍翠的北邙,

  歌声震荡着纵横无数的营房;

  参天的古树中传来几声号角。

  马蹄又踏破河边的夕阳。

  西工啊,

  你是新生的象征,

  你是华北的心脏,

  你身上建立复兴的堡垒,

  你眼底流过九代的兴亡,

  你今天成为时代的熔炉,

  让天下英雄百炼成钢,

  你又是新中国的兵工厂,

  把每个人都炼成炸弹,

  让他们去轰炸,炸过黄河,炸到东北,

  把鬼子们都炸光。

  “这首《西工颂》与作者的音乐家身份相符。”焦邦民说,作者原名桂独生,涛声是其笔名,1901年生于云南省曲靖市沾益县,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后期,涛声在洛阳工作和生活。洛阳沦陷前,他到达西安;抗战胜利后,他到达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他担任上海市音乐家协会副主席。涛声于1977年离休,1982年病逝。

  涛声是著名音乐家,由他作词、冼星海谱曲的《在太行山上》是他的代表作,这首歌传遍了全中国,激励了人民的抗日斗志。

  意义

  记录民国时期西工见闻,具有珍贵史料价值

  《洛阳市志·文物志》记载,西工兵营位于市区中州中路西工段南北两侧,在兵营兴建之初,老城民众多来此做工,俗称“西工地”,简称“西工”。后经两度扩建,这里成为当时除东北“北大营”外我国最大的新式兵营。

  清朝末年,西工地区是一片田野和村庄。1913年,袁世凯在洛阳修建新式兵营,训练新式陆军。营房坐北向南,占地约200万平方米,建营房5000余间。兵营中央修建有司令部和大操场,以后又建“营市街”(今西工小街)和“公馆街”(今市政府家属院),为兵营服务。

  另据《洛阳市志·建制沿革志》记载,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西工区在西工兵营的基础上向四面扩展,东连老城区,西接涧西区,南、北临郊区。

  “《西工礼赞》提到的悦礼路、鲜花楼、元亨利等是民国时期西工的地名和饭店名字,遗憾的是今天已难以考证具体位置。作为历史的见证,这篇文章尤为珍贵。”焦邦民说,他会珍藏这本杂志。

  “《西工礼赞》给我们描绘出一个别样的西工,记录作者的西工见闻,具有珍贵史料价值。”洛龙区档案史志局局长马正标说,作者文笔细腻,情感真挚,体现了一名游子对西工和洛阳这座城市的深情。(洛阳晚报记者 余子愚 文/图)

[ 责任编辑:席倩倩 ]
返回洛阳网首页>>
科普星火耀河洛 精神传承育新苗
科普星火耀河洛 精神传承育新苗
  • ·伊滨区举办2025年中小学生阳光体育校园篮球联赛
  • ·河南发恩德获批“河南省企业技术中心”
  • ·“来的都是客!”伊滨油菜花田里的这碗家乡面真“香”
  • 吃蛋白粉会导致肾衰吗
    吃蛋白粉会导致肾衰吗
  • ·这种病正在侵害年轻女性!洛阳专家提醒……
  • ·鼻咽癌竟是真菌“伪装” 5倍血糖引爆感染
  • ·小便很油是咋回事?
  •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城市阳台暖意浓 洛城蝶变日日新
  • ·朱延振:痴迷三十余年 耕耘盆中乐土
  • ·邻近小城访三苏,羊肉饸饹香久留
  • ·初冬虽至 洛阳县区亦可捡秋
  •  
    新闻排行
  • 全网观看人次1028万!牡丹文化节...
  • 电动三轮车要悬挂机动车号牌!洛...
  • 牡丹文化节期间,洛阳开通5条景区...
  • 全市文旅产业发展专项工作会议召开
  • 油菜花海醉游人!洛阳孟津增添网...
  • 牡丹花开正当时!洛阳这份公交赏...
  • 踏青赏花不误春!洛阳天气晴好 最...
  • 聚焦汽车以旧换新!汽车置换更新...
  • 牡丹公园:古牡丹花开迎宾朋
  • 扫码一键寻厕!洛阳24小时开放公...
  • 百姓呼声
    孟津区河洛宸院..
    润祥家园居民肆..
    洛阳市新街北延项目还会实施吗?
    市公共交通支付一体化何时能上线?
    精彩图片
    洛宁县马店镇:农...
    牡丹绽放迎客来【...
    牡丹公园:古牡丹...
    油菜花海醉游人!...
    精彩热帖

    满园春色关不住

    油菜花开引人来

    花开迎春

    隋唐随拍
    /汝阳天心寺考
    /村戏
    /冬日取暖的事儿
     
    版权声明: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禁止复制、转载或建立镜像等。 联系电话:0379-65233520
    洛阳日报报业集团简介 | 广告服务 | 网站地图 豫ICP备05017468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 编号:4112017000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编号:1608238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编号:豫B2—20060064  
    网络服务:(0379)65233606 65233616 业务咨询:(0379)65233921 传真:(0379)65233529
    地址:洛阳新区开元大道218号 报业大厦22层 邮编:471023
    本站法律顾问 北京盈科(洛阳)律师事务所 张运超律师 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379)6523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