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份报纸,是一个城市的日记。从1948年至今,已经出版1.5万多期的《洛阳日报》,记录着古都洛阳的发展与辉煌。
1949新洛阳报全体职工合影
一份报纸,是一个城市的日记。从1948年至今,已经出版1.5万多期的《洛阳日报》,记录着古都洛阳的发展与辉煌。
作为《洛阳日报》的前身,《新洛阳报》在洛阳解放(1948年4月5日)3天后诞生了。正如创刊号《发刊词》中所说,从创刊之日起,始终秉承“全心全意为各界人民服务,致力于新洛阳的民主建设,凡人民所需者,莫不全力而为”的宗旨。1949年8月11日因故停刊,历时一年多的《新洛阳报》见证并记录了古都新生后的那段特殊历史。
3天紧张准备,《新洛阳报》诞生
1948年4月9日,距离洛阳解放仅过去了3天,《新洛阳报》诞生了。
当时,洛阳刚刚回到人民手中,为了宣传党的政策和解放战争形势,解除群众顾虑,争取人心向我,打击国民党的残余势力,恢复和发展生产,支援前线,中共洛阳市工作委员会在洛阳解放的当天就决定创办自己的报纸。
时间紧迫,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展开。中共洛阳市工作委员会特意从陈谢兵团调来钱抵千、艾柏、赵慎应等同志,筹备办报。
钱抵千当时是4纵宣传处处长,曾办过报纸,在解放洛阳的战役中腿部受了轻伤,走路还离不开拐杖;艾柏是新华社吕梁分社前线组组长;赵慎应是4纵随军记者,孟津县人,抗战时期曾在洛阳《行都日报》工作过,对洛阳比较熟悉。
1948年4月5日下午,赵慎应到旧《洛阳日报》接管印刷所的设备等,因设备都很陈旧,铅字缺得很多,工人们用木刻字代替铅字,用硬纸片代替铅条,用剪刀代替铡刀,编辑、记者们积极采写稿子,设计版面;由于没有电台,就用一台报话机抄收新华社的“记录新闻”……
就这样,经过3天紧张准备,《新洛阳报》创刊号与读者见面了。
出版程序严谨,遇“胜仗”会加印“号外”
为何叫《新洛阳报》?是为了区别国民党办的《洛阳日报》。1948年3月14日首次攻克洛阳后,为了继续歼灭敌人的残余力量,解放军于当月17日主动撤出洛阳。国民党的残余部队返回洛阳后,旧《洛阳日报》又开始出版。4月5日洛阳解放这天,还出了最后一期。
《新洛阳报》记者贺斌曾回忆,记者们当时大多白天出去采访,晚上回报社挤在一张大木案上写稿,写到深夜是经常的事;稿子一写完,立即交给编辑审阅;编辑修改后,马上送印刷厂。
印刷厂的排版工人用的是一堆老五号铅字模,必须一个一个地拣字排版,由于铅字模残缺不全,又专门配了一名刻字工人,一旦发现铅字模缺字,就马上刻一个木字模补充上去。遇到需要插图或使用美术标题字,则由美术编辑陈天然用木头刻制。
经过排版、校对等,由总编审看大样,有时遇到重要稿子,还得等洛阳地委宣传部部长等领导亲自审稿。如此流程下来,每天报纸通常得到天快亮时才能开印。
报社当时只有一台老式四开铅印机,是接收国民党旧《洛阳日报》的印刷设备,效率非常低,只能单张印刷——“一个辊子过去,出来一张报纸,一个小时也印不了100份”。《新洛阳报》每天的印数不到1000份,通常上午10时左右印完,马上就上街散发。
每逢我军在前方打了大胜仗——例如“豫东消灭国民党快速纵队”或者“辽沈战役”,报纸就得加印数百份,有时甚至等不到报纸开印,就得随时加印“号外”。
1948年4月9日,《新洛阳报》诞生
120多名热血青年的积极奋斗
1948年8月,国民党西南战区司令胡宗南扬言进攻洛阳。解放军计划在洛阳打一场“布袋仗”,便主动让出洛阳,让胡宗南部队进来,再包围并歼灭他们。
为了报社的印刷设备免遭战争破坏,市政府派了20多辆“二牛抬杆”铁轮车,拉着这些印刷机器转移到黄河北岸孟县(今焦作孟州市)境内。其间,为了使报纸不间断出版,留在洛阳的部分报社人员坚持出版了一个月的“石印报”,就是将新闻稿件写在特制的纸上,再拓在青石板上,尔后印刷。一个月后胡宗南部队也没敢攻打洛阳,人们才将机器运回洛阳重新印报。
贺斌回忆,《新洛阳报》的大小和今天的《洛阳晚报》相仿,规格为四开二版,采用的是一种从外地运来的新闻纸,不如现在的新闻纸白,所以报纸印出来以后,颜色有点发黄,有时有的地方印重了,黑乎乎一片看不清楚。
在创刊之初,由于从筹备到创刊时间极为短暂,《新洛阳报》包括社长在内的采编人员,都是由部队留下来的人员组成的临时工作班子,编辑和记者分别只有四五个人,人手非常紧张。后来,先后有120多名热血青年参与创办了《新洛阳报》这张具有历史意义的报纸。
就是这样一份在今天看来“质量不怎么样”的报纸,在当时对宣传前方战事、稳定后方人心,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1949年8月,经过“剿匪反霸”,洛阳社会秩序日趋安定,工农业生产及其他各项事业也得到了恢复与发展。《新洛阳报》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执行省委决定,于1949年8月11日停刊,共出版478期。(洛阳日报记者 赵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