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初,小麦和稻米、粟米一样,是直接煮食的。汉魏西晋时期,将小麦磨成面粉做成面食,逐步成为小麦的主要食用方式。当时,将水煮、笼蒸、火烤、油炸的面食通称为饼,它们皆为小麦面做成。西晋束皙在洛阳写的《饼赋》,是现存最早写面食的名篇。
游太学初露锋芒
东汉建武五年(公元29年),光武帝下诏在城南(今佃庄镇太学村西北),创建洛阳太学。洛阳太学在曹魏、西晋、北魏时期得到不断扩建,成为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最著名的高等高府。
太学的教师分四级,即博士、助教、主事、司成,博士只有十多人。学生分五类,即礼生、弟子、门人、散生、寄学,散生、寄学为自费生和旁听生,人数最多。西晋咸宁四年(公元278年),文学家张华拜访太学博士曹志,问道:“当今好学者谁乎?”曹志曰:“阳平束广微好学不倦,人莫及也。”
曹志说的“阳平束广微”是束皙,字广微,阳平郡元城(今河北大名)人。他的祖父束混和父亲束龛,都曾担任太守,声誉很好。十六岁时,束皙入洛阳太学,在这里当寄学,古称游学。他学无常师,好学多闻,迅速在太学生中崭露头角。
在此期间,他写下了《读书赋》《近游赋》两篇成名之作。《读书赋》塑造了一个爱好读书的耽道先生形象,赋中既有生活场景的描绘,又有作者情怀的直抒,于怡然自得之中,流露出自足自傲之情,语言简洁质朴而又蕴藉典雅。《近游赋》写读书之余在洛阳乡间漫游的所见所闻:“世有逸民,在乎田畴。宅弥五亩,志狭九州。安贫贱于下里,寞玄澹而无求。”他用朴素而又细致的笔触,描绘出乡间那朴实淳厚的风情。
食草叶才子叹穷
束皙博学多才,应有一个很好的前程。当时出仕,除门荫世袭外,还有一种途径,就是察举,这是举荐与考试相结合的制度。简单而言,太学生可通过考试,取得出仕资格;州郡可按名额举荐人才,参加朝廷举行的考试,取得出仕资格。对束皙来说,这两种途径都很容易走通。但是,命运在这里给他开了一个玩笑。
束皙有一个哥哥,名叫束璆,也是当时的名士,他自幼与石鉴的侄女订婚。石鉴长期任司隶校尉,即首都最高军政长官。束璆曾来洛阳游历,了解到石鉴是一个奸佞贪腐之徒,其子女亲戚也都品质恶劣、道德败坏,就向其父束龛提出向石家退婚,但未被允准。束璆与石鉴的侄女结婚后,因为石氏跋扈,束璆极讨厌她。一年后,束龛卒,束璆以石氏“居丧不哀”为理由将她休掉。
石鉴大怒,向太学施压,将束皙赶出校门。然后,向阳平郡写信,要求对束氏兄弟禁锢终生,不得出仕。看到太学中最优秀的学生被开除,曹志非常愤怒,但也无可奈何。
束皙离开太学,到达洛阳西部的女几山云中坞,这是大学者皇甫谧的居所,束皙在这里跟从皇甫谧读书。太康三年(公元282年)皇甫谧病逝后,束皙离开女几山,在各地以教书为业。他生活非常贫困,写下了著名的《贫家赋》。作品以质朴的语言,详尽铺陈自己穷困潦倒之状:饮食则“食草叶而不饱,煮黄当之草莱”,衣着则“无衣褐以蔽身,还趋床而无被”。
品汤饼下笔成章
太学博士曹志并非一般人,他是曹植次子,在西晋篡魏的政治动乱中,曹氏几乎被灭族,他能活下来,其原因是远离权力中心、以治学为职业。太康九年(公元288年),曹志去世,在遗表中向晋武帝提出,由束皙代替自己整理汲冢竹书。
数年前,汲郡有个叫不准的盗墓贼,盗掘了战国时的魏襄王墓,得竹简数十车,皆蝌蚪文写成。由于盗墓时,盗墓贼烧竹简照明找宝物,当官府查获后,多残简断札。这些竹简,就是汲冢竹书。
晋武帝令曹志、荀勖、卫恒等学者进行整理,将蝌蚪文转写为当时通行的隶书。这项工作困难而复杂,没有极深的古文字和古文献功底是不能胜任的。因为曹志知道束皙博学,故临终推荐之。当时,石鉴已升司空,权倾朝野,斥责曹志的举荐荒谬。
晋惠帝元康四年(公元294年)冬,石鉴暴卒。时任侍中、中书监的张华,立即征召束皙入朝。几日后,公车将束皙送到洛阳,下榻于都亭驿。张华、左思、张轨、挚虞、牛综、席纯等人,在这个馆驿为束皙接风。时已隆冬,大雪飘飘,馆驿为这批洛阳才子准备的御寒美食,是当时风靡洛阳的汤饼。
吃完汤饼,张华命束皙以汤饼为题,现场写一篇文章。束皙挥笔而就,这就是名传后世的《饼赋》。几日后,这篇共439字的《饼赋》传遍洛阳,又一次出现洛阳纸贵。
读名篇略谈美食
《饼赋》开篇说:“《礼》仲春之月,天子食麦”“然则虽云食麦,而未有饼。饼之作也,其来近矣。”面食的产生,是由于发明了制作面粉的旋转石磨。在汉代,只要与“饼”有关的食物,均是小麦的面食。而这种面食,不闻于周代,故说“饼之作也,其来近矣”。
《饼赋》次写麦饼的四时常用、无所不宜:春宜馒头,夏宜薄壮(凉面皮),秋宜起溲(发面饼),冬宜汤饼(面片)。作品更着重介绍了冬天的汤饼及其制作过程:去麦麸、制白粉,以羊肉、猪肉、油脂、葱、姜、椒兰、食盐糅合而成,然后“火盛汤涌,猛气蒸作”,遂成汤饼。
《饼赋》最后写饼的色香味以及人们对其的喜爱:“柔如春绵,白若秋练。气勃郁以扬布,香飞散而远遍。行人失涎於下风,童仆空噍而斜盻,擎器者砥唇,立侍者干咽。”作者将最为普通常见的汤饼描绘得美妙动人,以至闻见者,无不失涎干咽。
束皙跟随王戎、张华担任一段属吏后,担任了著作郎。当时,负责整理汲冢竹书的荀勖、卫恒等都已不在世,整理工作也才刚起步,束皙用数年时间一人完成了整理工作,《竹书纪年》等珍贵文献得以流传。他升迁为尚书郎,又著述了《七代通记》《五经通论》等一批著作。永康元年(公元300年),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张华,束皙弃职回乡,不久病逝。(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