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传统日子。
也有不在腊月二十三祭灶的,比如清朝偃师宁师十三村,每年祭灶的日子就放在正月初五。
师进通老师主编的《偃师民俗志》对此有详细介绍。
宁师十三村正月初五祭灶君
宁师是清朝偃师的一个乡,宁师十三村包括姬家村、陶花店、逯寨、赵寨、五岔沟、左村、王村、铺刘、辛村、宁寨、师家寨、半个寨、枣园。
十三村祭祀的灶君庙设在姬家村。关于此庙,有一个不同于别处的传说。
古时候的缑氏南山一带,常有白虎出没伤人,后白虎被一位老人降伏,老人自称灶王爷。
灶王爷不但降伏了白虎,还教当地百姓种庄稼,百姓十分感激,于是建庙祭祀灶王爷。
乾隆十五年(公元1750年),乾隆皇帝朝拜中岳嵩山,在姬家村附近遇河水上涨,行程被阻,无奈驻跸灶君庙。宁师乡的乡约(明清时期的乡中小吏,负责传达政令、调解纠纷)姬人斗下跪告状,说有人横行乡里,为非作歹。
乾隆下旨为民除害。因为做了好事,又是在灶君庙里做的好事,乾隆对姬家村的灶君庙很有好感,于是御赐“天下第一灶”匾额。
姬家村的灶君庙从此声名大噪,到此烧香祈福的人络绎不绝,有人甚至不远千里而来。人们对灶君庙灶君的祭祀,也前所未有地隆重。
春节前,十三村的社火队就开始演练。
正月初五辰时,各村参加祭祀的人马陆续向姬家村集中,舞狮子的,跑旱船的,耍龙灯的,踩高跷的,队伍似一条长龙,绵延几里,甚是壮观。
看祭祀的队伍有多威武——
绣着灶君伏虎图案、两丈多高的纛(dào)幡引导在前,四个人抬着磨盘大的两面铜锣紧随其后……再后面是绣着青龙、白虎、朱雀、玄武等图案的门幡,幡后面是八面彩旗,旗上绣着太极、八卦图案,迎风猎猎飘扬……
看祭祀的程序有多复杂——
鸣炮,奏乐迎神,上香,献爵,主祭读祈福祭文:“灶君伏虎,泽沛万民。教人耕种,赐以火食……五谷丰稔,六畜群成,奉献三牲,酹以酒浆……”
行敬神礼,献艺祈福,跳舞消灾……
做宁师十三村的灶王爷,值了。
大年初一各庙祭神
算一下,洛阳民间,每年春节祭神有三个时间点。
一是腊月二十三。因为从腊月二十四开始一直到除夕,又是扫房子磨豆腐,又是买菜煮肉贴对子,人们忙得手忙脚乱,顾不上祭神。
二是大年初一。这一天不干活,人们可以静下心来行祭祀之礼。不过,大年初一祭神一般不在家里,而是到庙里。
就是现在,洛阳的庙宇也有很多,全神庙、火神庙、关爷庙、祖师庙、奶奶庙、姜公庙……林林总总。这些庙宇,有的建在村子里,有的建在野外,但无论建在哪里,都有人去虔诚朝拜。
到庙里祭神,基本程序和在家里一样,摆供,烧香,点纸,放鞭炮,磕头,许愿。
在采访过程中,《洛阳晚报》记者无意中得到一些祭神时唱的“经儿”,觉得挺有趣的,抄录两首供您品读,很有些心灵鸡汤的味道。
其一:“豆芽精,豆芽精,豆芽本是绿豆生。滚水焯,油盐调,善人吃吃过金桥。过去金桥把脚挪,一对儿鸳鸯一对儿鹅。鸳鸯飞,鹅撵着,跟着白鹅念弥陀。”
其二:“无生老母坐莲台,俺对善人说明白。孝敬公婆最为上,邻居搁着了善门开;对着别人别夸富,为人公平别爱财;秤平斗满凭良心,有富有财自己来;东南风刮来财和宝,西北风稳稳进福来。为人记住四条理,不生闲气还免灾。”
“领羊”祭祀火神爷
春节祭神的另一个高潮,当数正月十五前后。
这个时段,远近亲戚已经走过,人们再次闲下来。在洛阳许多地方,此时有祭祀火神爷的习俗。
如果留心,您就会发现,火神爷在洛阳民间是一位特别受尊崇的神,其受尊崇程度已远远超过灶王爷、财神爷等其他神仙。
在一些地方,为祭祀火神爷,人们成立了专门的火神社。火神社几乎在每个村子里都有,有的村子还不止一个。
重视火神,也有它的说头儿。
旧时,洛阳农村做饭多用柴火,盖的房子也多是草房。无论柴火还是草房,最怕冬季天干物燥突然起火,一把火烧下来,一年的辛苦、一家的吃穿,可能就荡然无存了。
害怕火,进而害怕管火的神,于是祭祀火神爷就成了各家各户的重中之重。
旧时,汝阳内埠一带,祭祀火神爷的“领羊”风俗很引人注目。
“领羊”的过程,相当复杂、神奇。
上面说过,每个村子都有一个到几个火神社,内埠村更多,有十几个。
这十几个火神社,每社有村民十到十几户,每户轮流主办一年,称为“大社头”。
“大社头”要提前一年买一只羊,精心饲养,以备来年“领羊”时用。
在“领羊”的前一天,“大社头”把一年来精心饲养的羊收拾干净,到“领羊”那天,这只羊身上要缠红绫条子,戴着缠有红绒绳的笼头。
正月十二、十三是“领羊”的时间,各火神社分批、分期到火神庙“领羊”。
“领羊”时,在向火神庙行进的祭祀队伍中,最前边的是“大社头”牵着十字披红的羊,后面是乐队,再后面是在社的各家户主。
到了火神庙,摆上供品、酒具,把羊牵到供桌前,在社的户主都跪下,倒上三杯酒。“大社头”虔诚祭拜后,向火神爷请示:“老人家把坐骑收下吧!”说完,“大社头”起身,将斟好的酒倒在羊背上分好的一条线上。这时候,如果羊身抖动,表示火神爷已将坐骑收下。如果羊身不抖动,说明“大社头”做了错事,火神爷有所怪罪,直到“大社头”将做的错事一一说明,并表示改正,火神爷满意了,羊身才会抖动。
“领羊”后,把羊杀掉。
到了正月十四,把火神爷请到大街上,搭棚,叫“出棚”。然后,人们摆上供品,将宰杀过的羊整个儿摆上,羊嘴里噙一朵用萝卜雕的花,善男信女开始祭拜,一直到正月十七送火神爷归庙。
正月十七这天,擂鼓放炮后,依例将火神社的主办权传到下一家,诸事交割完毕。中午,在社的所有人家再聚一次餐,本年度的“领羊”活动正式结束。
伴随着“领羊”活动的结束,春节也走向了尾声,缭绕的香烟渐渐散尽,噼啪的鞭炮声渐渐稀疏,祭神的大幕缓缓落下。
意犹未尽中,人和神都期待着下一个春节的到来。(洛阳晚报记者 陈旭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