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上午召开的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全面分析总结了今年前11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透过市领导讲话及各县(市)区、市直重点委局的汇报和会议印发的大量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三个判断”和“两份清单”。
昨日上午召开的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全面分析总结了今年前11个月全市经济运行情况。透过市领导讲话及各县(市)区、市直重点委局的汇报和会议印发的大量统计资料,我们可以做出以下“三个判断”和“两份清单”。
【判断一】看全局:一个“稳”字
基于以下几点:
投资稳。今年前11个月,全市固定资产投资3406.7亿元,增长16.6%,比上半年提高2.3个百分点,实现连续8个月回升。今年的投资尤其是工业投资,就是明年、后年的产业,能创造税收、带动就业,洛阳发展的后劲会越来越足。
工业稳。一是工业用电量自今年3月起,持续处于降幅收窄的局面;二是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262.1亿元,增长9.6%,比上半年提高0.2个百分点;三是全市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有29个行业保持增长,增长面达76.3%。
装备制造业,中信重工等企业第四季度进入交货高峰期,产量和去年同期相比略有提高。
电解铝行业,伊电集团停产的电解槽已全部复产,万基控股正逐步启动停运电解槽,这将有力拉动工业增长。
硅光伏行业,中硅高科、阿特斯公司等已基本完成技改扩能,目前已完全达产。
中航光电等高新技术企业,凭借较强的自主创新能力,大多订单饱满,企业保持满负荷运转。
财政稳。前11个月,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55.5亿元,增长11.8%,高于全省1.9个百分点,居全省第5位。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稳”的态势持续巩固,经济运行稳中向好。
【判断二】看趋势:一个“进”字
基于以下几点:
创新驱动打造新引擎。前11个月,全市实施重大科技项目23个,获批省重大科技专项9个、居全省第一;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3.1%,高于工业增速13.5个百分点。
大众创业迸发新活力。前11个月,全市新培育众创空间15家,其中国家级2家,占全省的1/3。新增各类市场主体6.6万多户,同比增长31%,其中企业1.3万户,增长13%,增量、增幅均居全省第二。
开放招商增添新动力。前11个月,全市共签约亿元以上招商引资项目388个,总投资2160.4亿元,已开工295个。清华启迪科技园和科技新城等69个10亿元以上项目、11个境内外500强企业顺利落户,洛深合作项目全面实施。
项目建设取得新进展。前11个月,361个省、市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24.7亿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33.1%。在18个县(市)区中,有17个超额完成年初确定的目标任务。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进”的势头继续保持,发展动力不断增强。
【判断三】看转型:一个“优”字
基于以下几点:
工业转型升级加速推进。前11个月,全市实施工业转型升级项目486个,完成投资490亿元。电子信息、装备制造等六大高成长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4.1%,高于全市工业增速4.5个百分点,对全市工业的贡献率达到58.5%。洛阳石化1800万吨炼油扩能改造项目前期工作大头落地,河南能源20万吨乙二醇等项目竣工投产。我市入选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区域集聚发展试点,成为全省唯一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基地。
服务业发展态势良好。前11个月,全市共实施服务业重点项目167个,完成投资323亿元。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税收同比分别增长25%和23%。全市接待游客997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664.8亿元,分别增长11.2%和16.9%。
消费拉动作用持续显现。前11个月,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达1205亿元,其中网上零售额155亿元。
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产业升级成效显著,“优”增长的步伐在加快。
【亮点清单】
●我市成为国内首家新型城镇化融资规划试点、全国第二批循环经济示范城市、2015年中国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十佳城市
●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总数达到7个,居全省第一
●在全省率先实现“互联网+医疗”平台上线运行
●入选国家及省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数、财政部第二批PPP示范项目数,争取中央专项建设基金项目数等均居全省第一
●融资总量、企业上市数量等均居全省第二
●还贷周转金累计周转50亿元,政府资金周转量超过30倍,为1191家企业节省过桥资金6000多万元
●小额担保贷款发放量及增幅均居全省第一
【问题清单】
●个别指标进度不理想。譬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分别低于全年目标0.9个和0.7个百分点
●部分行业企业形势仍不乐观。石化、化工行业增加值同比依然下降;电力行业仅增长1.9%;50户重点工业企业有31户企业产值下降;房地产企业库存量较大
●资金要素依然紧张。企业隐性融资成本上升,流动资金紧张
●部分重点工作推进缓慢。截至11月底,有4个县区棚户区改造征迁任务完成不到一半,分别是:瀍河回族区、洛龙区、栾川县、高新区
●县域发展仍不平衡。譬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排前2位的是:高新区增长15.8%、汝阳县增长15%,而吉利区下降19.3%(洛阳日报首席记者 孙自豪 实习生 马硕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