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洛阳古城西南隅,以营林街九号大院为中心,东至敦志街,西至阜安街,北至营林街,南至顺城街,这里是明代河南卫、清代河南营的指挥中枢所在地,俗称南大营。周边街巷多古建筑,它们都与南大营有关系,是当时的军官府邸。
故营周边寻古街
明朝军队编制实行“卫所制”,在洛阳设河南卫,卫下有千户所,千户所下设百户所。卫有指挥使(正三品)、指挥同知、指挥佥事、卫镇抚,其下属有经历、知事、吏目、仓大使、副使等,自卫指挥使以下军官都是世袭的。河南卫有兵5600人,兵士有军籍,世袭为军。这些兵士分散于河南府各县,在洛阳城中的将士有千余人,连同其家属约5000人,主要居住在南大营周边。
清初,改河南卫为河南营,驻绿营兵,是由明军改编而来。营的主官是参将(正三品),下有游击、都司、守备等军官,参将以下军官和士兵也是世袭的。河南营士兵比河南卫要少,约3000人,南大营和周边仍居住官兵及其家属。
故营周边街道的命名均与南大营有关。南大营南侧是城墙,是南大营的南门所在地,此街在明代称卫前街,清代称参府街,1927年改名顺城街。今顺城东街46号院,是明代河南卫指挥使、清代河南营参将的衙署,这是个七间四进院,目前保存门面七间,院内有房屋两栋,皆为三间。
南大营北侧,是南大营的北门所在地,明代称卫后街,清代称参府后街,1927年改名营林街。此街,西至魏家街,东至敦志街,长220米,宽4米,多国槐。此街中间,有通往里仁巷的马胡同,马胡同以西,为南大营军马养殖场和马王庙。
南大营东侧,金元时为安国寺东街,其东为安国寺。明代为卫左街,清代为参府东街。1927年,改名敦志街,因为南大营东门为敦志门。此街,长190米,宽5米,北接今仙果市街,南接顺城东街。
南大营西侧,南北向小街,明代为卫右街,清代为营坊胡同。1927年,并入阜安街。营坊胡同,原街道长宽与今敦志街相同。
南大营西门,有一条街,直通志仁里,明清称炮坊街,其南北为南大营火器作坊。1927年,因处于南大营西门,即阜安门外,故改名阜安街。今阜安街2号、9号,是两栋古建筑,是清代河南营炮坊官署的遗存。其中,9号院为三间三进式建筑,有房屋23间。
明清文武进士第
营林街18号院,是一组坐北朝南的明清建筑群,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是两套五间四进多跨院的四合院。现存房屋数十间,其中,临街十间,过厅二十间,上房十间,对厦三十六间。大门建于临街房正中,青砖黛瓦,梁柱彩绘,方砖铺地,青石台阶,院院相连,是洛阳现存较大的明清私家宅院之一。
这个大院是“一门八进士”的文武进士第,俗称史家大院,始建于明嘉靖年间。史家是河南卫兵户,原籍是南直隶天长县(今安徽省天长市)。嘉靖二十二年(公元1543年),该家族的史官中进士,入朝为官,始建此院。万历八年(公元1580年),史善言中进士,任山东潍县知县。他对潍县县城进行了大修,在护城河堤上种植柳槐,在城中重建名贤祠、三司庙,并进行全城绿化,县城成为“花县锦城”。史善言离职回洛时,带回一株国槐树苗,种在史家大院门口,到新中国成立初期成为一棵参天巨木,后在营林街整修时被砍伐。
清朝时,史家为河南营兵户。顺治三年(公元1646年),该家族的史良植中进士,任江南英山县(今属湖北省)知县。顺治六年年初,抗清武装攻破英山,史良植死难。《清世祖实录》顺治六年五月条记:“予殉难江南英山县知县史良植,祭葬如例。”
康熙、乾隆年间,史家先后有五人中武进士,分别是史乔松、史特选、史遇奇、史特荐、史特拔,分别任守备、游击、都司等军职。由于这些军职可以世袭,因此史家成为与清王朝相始终的洛阳最大的军官世家。
史家最后的两个名人是史直笔、史珥笔兄弟。清亡后,两人设帐授徒。1933年,他们在史家后院创办慈严小学。学校有6个班级,每班50人,男女兼收。这是民国时期的洛阳名校,培养了一大批各方面人才。
铜墙铁壁将军府
营林街27号院,是一组坐南朝北的清代建筑群,占地面积2000平方米,是五间四进多跨院的四合院。现存房屋49间,临街五间,过厅十间,上房五间,对厦二十四间,后围房五间。大院东、西各有一座跨院。这组建筑群,临街围墙和房屋高大坚固,用青砖砌成,堪称铜墙铁壁。
这个大院,俗称庄家大院,是清雍正年间河南营参将庄大受的府邸。庄大受,福建章浦人,出身绿营兵户,雍正四年(公元1726年)中武举人,任河南营参将,举家迁洛阳,建此私宅。庄大受的子孙们也世袭军职,庄家田宅、商铺众多,富甲一方。
庄家最后一位名人是庄耀常。高祐《洛阳人物志》说:“庄耀常,字彰五。附贡生,光绪庚子岁祲,纠同志设粥棚以食俄者。自是每至冬春,放粟施粥,无虚岁焉!”意思是,光绪庚子年(公元1900年),洛阳发生饥荒,灾民拥入城中,庄耀常组织设立粥棚,从此每年冬春之际都是如此,从不间断。
除将军府外,在营林街周边还保留着三个清代河南营军官的府邸,分别是仙果市街36号院、仙果市街45号院、里仁巷42号院。
仙果市街36号院,占地面积300平方米,坐西朝东,为三间二进式四合院。仙果市街45号院,占地面积1500平方米,为五间四进式四合院。目前,除上房保存较为完整外,其余大多坍塌。
里仁巷42号院,坐北朝南,占地面积250平方米,为三间二进式四合院,保存较完整。这是清代世袭把总杨家的宅院。把总,是绿营兵低级军官,正七品。此院为杨起隆建造,他是陕西人,武举出身,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任河南卫左哨二司把总,子孙世袭其职。(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