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在古代,一到春分,在伊洛嵩邙间的原野上,春耕的序幕就拉开了。
所谓春耕,其实就是犁地。犁地的工具是犁,这是古已有之的农具,到20世纪四五十年代,犁已经非常好用,然而它还保留着浓浓的古朴风韵。
犁由犁底、犁身、犁柺儿、犁铧、犁面儿和犁辕等组成。
犁底是由一块二尺多长的硬质(最常见的是枣木)扁方木做成的,其前端削成尖形,用以戴上犁铧;中间跟犁身、犁辕相连接;后端底面还要安装一个“犁偶”,起耐磨作用。犁底是犁地时钻入犁沟的部分,在犁地过程中作用很大。
犁身是一根下端较粗、上端较细并且略带弯曲的木棍,下端和犁底用榫卯结合;腰间凿个长眼由犁辕穿过,这里是调节犁辕的地方;上端安个短柄——犁柺儿,是犁地人扶犁的地方。犁身上还有个附属件,叫犁靠身儿,铁支棍儿,是用来掌控犁面儿的。
犁辕是一根弯曲的铁条,后段扁平有个大弯曲,穿过犁身,其端头跟犁底相连接;其前段细长较直,端头有个钩,这是挂牲口套从而牵引整个犁运行的。犁地时究竟让犁铧入地多深,这主要是靠调整犁辕和犁底相对角度实现的,其具体操作是调整犁身长眼两头的木楔。
犁铧是用生铁铸造的部件,前头一个尖儿,两侧有翼,其作用是戴在犁底前端用以钻土的。
犁面儿是个直径约有一尺的凹面镜形状的生铁铸成的铁板,其作用是在深耕时利用其光滑的凹面引导被犁起来的泥土翻到一边,这是实现深翻土地的关键部件。犁面儿可以根据需要倒向任意一边,这是因为,深耕时,翻起的泥土必须倒向一边,所以,犁面儿根据需要倒向一边。
男耕女织历来是农民的幸福生活。一到春耕季节,农民扛着犁,掂上小鞭子,牵上黄牛,迎着朝阳,沐着春风去犁地,这也是一大乐事!(胡树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