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日,《人民日报·经济新亮点》栏目聚焦中信重工,以这家老国企创新转型发展的历程为例子,印证了中国经济在“换挡不失速”的同时正在向“量增质更优”迈进。
一个产品、一个企业、一个城市和整个GDP的变迁,都折射出中国经济增长正在不断提质增效。16日,《人民日报·经济新亮点》栏目聚焦中信重工,以这家老国企创新转型发展的历程为例子,印证了中国经济在“换挡不失速”的同时正在向“量增质更优”迈进。
中信重工是以生产重型机械见长的“共和国长子”,曾被誉为“重型装备的摇篮”。过去,这家企业制造的一个零部件少则几吨重,多则几百吨,在加工重型机械的过程中,甚至需要用轨道列车和重载卡车在厂内进行转运。
如今,依托主机市场,中信重工开发出了工业领域高端专用变频技术装备,打造机电液一体化产业优势正在成为企业转型发展的方向。
中信重工高端电液智能控制产业基地的变频器生产车间,彻底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机械制造企业的印象,这里就如同一个巨大的实验室,干净有序。整齐排列的工位上,一米见方的盒子里面,装着一组组核心集成电路板和电器元件,这些高新技术产品,体量虽小,但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可观。
2012年年底,中信重工组建了国内最大的变频器研发团队。2013年7月,中信重工自主研发的高压变频器顺利通过国家型式试验,各项性能指标均达到或优于国家标准。迅速的转型,使中信重工在近两年行业效益普遍下滑的背景下,持续深度推进向高新技术企业、成套服务商、国际化企业的“三大转型”,跑赢了大市。
对此,中信重工董事长任沁新认为,企业无论规模多大,一旦失去创新优势,就无法做到大而优、优而强。“最近刚刚开始量产的高端变频器,能实现设备节能30%左右,小小的变频器承载了中信重工跨界发展的希望。”任沁新说。
老国企的新变化为“洛阳制造”鼓了劲、提了气。而企业转型的背后,是技术装备的升级和人员素质的提升。
《人民日报》记者采访了中信重工重机厂数控车间一名叫谭志强的铣工。
报道中说,谭志强是中信重工评出的“大工匠”。1986年高中毕业后进厂,今年已是他工作的第29个年头。“那个时候工作比现在苦太多了。”谈起当年的工作,谭志强摇着头笑了。从人工控制到计算机数控,谭志强经历了颠覆性的技术革命。
谭志强说,以前精加工一个轧机牌坊,需要七八个人干40天,现在5个人15天就能干好。“以前工作主要靠拼体力,现在是体力智力并行,而且智力的成分更多一些。”如今,这位“大工匠”不仅有了自己的工作室,月工资收入与高级工程师不相上下,而且还带了17名大学生徒弟。
据介绍,目前全球500强企业中,20%的制造企业的服务性收入超过其总收入的一半。而中国装备制造企业的服务性收入,在销售收入中的比重还只有5%~10%。如今,中信重工也正不断推进“核心制造+变频传动+智能控制+成套服务”的新商业模式,不断提高服务性收入的比重。(洛阳日报记者 赵志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