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林街,洛阳老城东南隅的主街道。这条街道,一直是商业繁华之地,这里曾有大型集市和林立的店铺,是丝路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交汇点。它见证了老城东南隅的历史变迁,其中的故事值得人们去追寻。
1、第一风流除是柳
宋代刘弇(yǎn)《清平乐》:“东风依旧,著意隋堤柳。搓得鹅儿黄欲就,天气清明时候。”这临河种柳,正是隋唐大运河的特色之一。特别是洛河作为大运河最重要的一段,堤边悉植翡翠柳,绿条散风,青阴夹岸。
周大足元年(公元701年)农历六月初九,武则天下令在神都建新潭,新潭是引漕渠水,在立德坊西南形成的大型港口,位置在今东南隅至洛河一带,其周边的堤岸和附近的铜驼陌,遍植绿柳。宋代王观《木兰花令》载:“铜驼陌上新正后,第一风流除是柳。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而这折柳相送的夕阳亭正在新潭柳堤之上。
金朝以后,新潭淤塞,在东南隅形成柳树环绕的两座莲花池,两池之间,形成的道路,就是柳林街。此街虽然在历史上有过多个名字,但只有柳林街深入人心。1927年,洛阳县开展街道名称的规范工作,将南到文峰阁之南的城墙,北到东大街的道路,通称柳林街。
柳林街北段与东西向的操场街相交叉,其东南为马蹄形的马蹄街。20世纪80年代,马蹄街取直,命名为柳林东街。在此之前,柳林街南端的城墙拆除,在护城河上修了桥,柳林街往南延伸至今九都路。
柳林街一直是商业繁华之地,这里有大型集市和林立的店铺,是丝路文化和大运河文化的交汇点。
2、文峰阁相牵文峰塔
古代,柳林街南端为文峰阁,柳林街从阁下穿过,直抵南城墙。倪锡英的《洛阳》一书写道:
文峰阁,在洛阳城的东南隅,高九丈九尺,是一座三重檐式的楼阁,兀立在洛阳城东南的大街上。阁顶已经圮(pǐ倒塌)毁了一角,阁基用大石块建造,上面由大砖砌造,中间有拱形门,门下是一条宽阔的大道。拱门正中有块横石,写着“步接三台”四个字。如果登上阁顶,可以俯瞰洛阳城。在文峰阁北面有个大水潭,水深数尺,水面上密布着绿茸,映照着文峰阁,显得十分苍老。
文中提到的文峰阁,位置明确,在洛阳城的东南隅,文峰阁下那条宽阔的大道,就是柳林街。文峰阁附近就是文峰塔,文峰塔是一座密檐式砖石塔,四方形,高约30米,由塔基、塔身、塔刹三部分组成。塔身九层,通体用青砖砌成,从第一层至第九层逐层递缩,最高层每边长3米。
文峰塔、文峰阁(奎星阁)内供有文昌、奎星。文昌,又称文昌帝君、文曲星,中国神话中主宰功名、禄位之神。奎星,原是“二十八宿”之一,后被称为主宰文章兴衰之神。古人建造这组建筑有“祈福赐恩”、企盼洛阳文化繁荣、多出人才之意。
3、壮士铁血柳林街
民国时期,东南隅置文峰镇,镇公所设在二仙奶奶庙。该庙位于马蹄街(今柳林东街东口街北),不远处还有无量庙。《十五军守备洛阳作战概述》等原始档案,真实记载了1944年5月洛阳保卫战中浴血柳林街的惨烈经过。
1944年5月,在日军大举进犯下,除了洛阳,豫西全部沦陷。此时,守卫洛阳的是武庭麟领导的国民党第15军和第94师。敌众我寡且日军使用了坦克、飞机、毒气和120门火炮,但我军作战英勇,日军每前进一步,都付出惨重的代价。
5月24日,日军从西南城角、西门、西北城角、东北城角、东门、东南城角六个方向攻入洛阳,将我军分割包围后,直捣我军设在文峰镇中央银行洛阳分行大楼的指挥部。武庭麟率守军和洛阳专署、洛阳县的各机关人员退往柳林街。当晚,日军攻陷府文庙、妥灵宫、文峰镇政府,武庭麟下令从文峰阁南边的城墙,搭人梯越墙突围。
当时,聚集在这里的军民有近五千人。文峰阁是最后的支点,为了保证突围成功,武庭麟下令特务营固守文峰阁。到半夜子时,日军久攻不克,调来火炮,将文峰阁轰平,特务营全体阵亡,而军民安全突围近四千人。
4、柳林街边是孟坑
倪锡英说:“在文峰阁北面有个大水潭,水深数尺,水面上密布着绿茸,映照着文峰阁,显得十分苍老。”这个大水潭,是唐代新潭遗迹,金元时期称为“莲花池”,明清时孟家居住于池边。由于孟家是洛阳大族,房屋众多,分布于池边,因此该池被称为孟坑。
孟家人才辈出,以孟庐陵最为著名。孟庐陵,清初人,与其弟孟习苏(字眉山)俱为监生。父早丧,事母至孝。兄弟同居30年,自相师友,同工诗文书画。孟庐陵学识渊博,才思敏捷,傲然风骨,不媚权贵,平生多结交下层市民,终生不求仕进,洛阳人称他为“布衣画家”。
孟庐陵的画以山水见长,兼画花鸟人物。笔下的花木草虫,形态逼真,多为传神之笔。1962年洛阳市文化局征集豫西名家书画时,曾于民间购得孟庐陵国画长卷《雪松图》,长2丈,宽2尺,上端有狂草诗款及跋文。画面劲松虬结,风冽雪倾,极为壮观。
孟庐陵家族兴盛至清末,后来孟家衰落,孟家大院陆续卖出。目前,孟坑一带还保存着一些孟家大院的遗迹,最出名的是一株古树,人称“孟树”,据说是孟庐陵亲自栽种,有三百多年的历史。
“洛阳东风几时来,川波岸柳春全回。”人文荟萃的柳林街,是洛阳人心中的一个结、一段情、一街风雅、一街旧梦!更是一段铁血历史,一曲千古壮歌!(郑贞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