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机器人企业发展的普惠性长期政策。
昨日下午,市委副书记、市长李柳身主持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并原则通过了《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引进和培育行动方案》,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机器人企业发展的普惠性长期政策,其中提到通过2年至3年时间,有计划地重点培育壮大30家机器人企业,拟按照公司模式设立启动资金不低于5亿元的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我市辖区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定向投资领域。
会议指出,要按照因地制宜、梯次发展、集群引进、产业集聚的发展思路,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突出产业链的完善升级和协调发展,力争到2016年年末,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年均增速30%以上,成为我市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会议确定了“一基地两园区”的产业布局:以高新区为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示范基地,以涧西区内的洛阳·国家大学科技园和伊滨区内的智能装备产业园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专业园区,引导机器人及智能装备关联企业向“一基地两园区”集聚发展,努力把我市建设成国内有重要影响力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研发和生产基地。
会议强调,要以高新区、涧西区、伊滨区为招商重点,积极组织招商对接,引进一批战略支撑项目、龙头和配套企业,在关键领域引进一批新技术、新装备、新工艺,在重点园区集聚一批重大产业项目。要着眼本地,通过2年至3年时间,有计划地培育10家系统集成及机器人开发生产重点企业、10家配套生产企业、10家控制系统研发及生产企业,努力形成龙头企业引领、中型企业支撑、中小企业快速提升跟进、产业集聚的发展格局。
根据上述工作部署,《方案》提出了一系列保障措施。
推进机制。我市将聘请国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领域科研院所、重点企业的有关专家,组成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研究专家咨询委员会,对事关我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大课题、拟承接的重大项目进行科学论证、综合评估。
政策扶持。一是资金支持。市产业优化资金、市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资金等要对我市30家重点培育企业和重大技术攻关项目给予倾斜支持。对技术领先、投资总额大、产业关联度高、带动性强的重点机器人项目,可采取“一企一议”“一事一议”的办法给予政策支持。二是保障专项工作经费。市财政每年从市产业优化资金中安排一定数量的专项工作经费,用于专家咨询、课题研究、购买中介服务等。三是支持“一基地两园区”内的平台建设。对于以市场化方式在“一基地两园区”建设的用于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的公共基础设施平台建设项目,根据项目贷款额度,连续2年按照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一年期同期贷款基准利率给予项目建设单位全额贴息;对于以市场化方式在“一基地两园区”内建设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项目,按照平台新增投资额的20%给予资金补助。四是鼓励在我市举办各类机器人及智能装备行业展会。
金融支持。优先推荐符合条件的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开展信用评级、使用企业还贷周转金和政府增信基金等优惠政策。引导商业银行、融资租赁等金融机构创新融资和担保方式,为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拓宽融资渠道。鼓励和引导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企业通过改制上市、发行债券等方式融资。积极引导创业投资基金、产业基金投向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项目。
市场开拓。组织开展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销对接活动,搭建机器人产品展销展示、对接交流平台,鼓励市内企业和重点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采购本地提供的机器人产品和技术服务。
《方案》还提出,我市将采用政府公司投资引导、政府政策资金扶持、引入相关企业共同参与的方式,按照公司模式设立启动资金不低于5亿元的洛阳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投资有限公司,将洛阳市辖区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作为定向投资领域,通过商业化运作、集合投资、专家管理、政府扶持的运作管理模式,充分发挥特定产业投资引导基金的示范效应和放大作用。
会议集中学习了将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
会议还研究了其他事项。(记者 孙自豪)
|